新华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崔军强) 经过17年不断发展壮大,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达到70家,一批成长型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渡过了创业难关。
北京市科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全市孵化面积突破百万平方米,共有3700多家小企业进入孵化器孵化,实现总收入250亿元,在孵企业员工总数超过7万人。
北京是国内较早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城市之一,目的是为起步阶段的小型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在房租、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目前,北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始从重规模向重创新效益转变,近5年来在孵企业共纳税9亿多元,授权专利超过800项,还催生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明星企业。此外,北京市还针对不同的创业群体和重点科研领域,建立了一批专业孵化园,以满足小企业的需求。
为了支持孵化器健康发展,北京市规定,通过认定的孵化器和在孵企业,3年内可以获得地方财政专项扶持。近5年来,北京市已落实财政专项扶持资金5亿多元,累计认定成果转化项目700多项,并为在孵企业提供实验室、科研设备、软件测试等配套服务。
科技企业孵化器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产生了明显示范效应,国内一批知名企业在考察了北京的孵化器后,纷纷加大在京投资力度。2003年到2005年,仅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生制药、江中制药、上海绿谷等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在京投资项目32个,投资总额约27亿元,并建立了一批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