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筹集40亿美元外资后,今年的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依然是老外们追捧的热土。与此同时,那些曾经远离风险投资机构视线的医疗、农业、畜牧、矿业和新材料等也逐渐开始受到青睐。
筹资规模有望超过40亿美元
在昨天的“第二届亚太投资峰会”上,软银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预测,“今年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吸引外资规模一定能超过去年的水平”。
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共募集海外资金40.67亿美元,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全年在中国实际投资超过10亿美元。在美国以避险基金著称的Susquehanna Capital低调进入中国,台湾华鸿创投等一批国外风投机构都在加快筹资和投资。
风险投资是不是过热了?“没有!”阎焱说,“只有900万人口的以色列去年风险投资实际投资额都达到18亿,中国这样的大国投资总量还不及以色列的60%,总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看看中国风险投资市场诱人的收益,就不难理解老外们为何信心不减了。“到目前为止,GGV在中国的投资失败率在10%以下,增长10倍的项目有10余个。”GGV中国代表黄佩华说。另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也表示,目前在中国投资的30多个项目,只有一个失败了。
热衷“吃喝玩乐”行业
风险投资的新去向是什么?红杉资本基金合伙人沈南鹏表示,他们主要关注能够满足中产阶级需求的领域,有人形象地将其喻为“吃喝玩乐”行业。时代创新投资公司合伙人马启元则更加专注于以芯片生产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另外,那些曾经远离风险投资视线的医疗、农业、畜牧、矿业和新材料等也逐渐开始受到青睐。
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业内人士总结为:要与中国的人口相关,这样的行业市场广阔;要与中国的GDP相关,这样可以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要与互联网相关,这样能够快速为市场所了解。
不过,风险投资“扎堆”的现象依然没有彻底改变。今年一季度,风险投资有60%的资金流向了网络、电讯等行业,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领域的集中度似乎过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