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清华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下,提出了创建清华科技园的构想。10多年来,科技园以“聚集核心技术、培育钻石企业”为战略目标,依托清华大学雄厚实力,营造出IT领域企业自主创新的一方天堂。
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萌告诉记者:清华科技园区占地25公顷,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已有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于此,其中研发机构近150家,包括8家世界500强研发机构、20家海外上市公司。已入园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国内大型科技集团公司、高科技创业公司以及各类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其中有世界最大的在线游戏公司联众公司、有研制世界上最先进中文扫描识别系统的清华紫光文通公司、中国最大的软件分销企业———正普科技公司、中国第一个产业化的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生产企业———同方威视公司等。2005年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近2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园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0亿元,约占全国研发经费总投入的1%,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近千项。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涵盖了数字电视、无线通讯、IC设计等多个高端技术领域,形成了企业孵化器集群、技术研发机构集群、中介服务和配套服务机构集群。
在这里,入园企业书写了一系列“世界领先和中国第一”的科技新篇章:展讯通讯公司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SCDMA芯片;清华五行公司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中文过滤软件──五行卫士;科技园投资的英纳超导公司拉出了中国最长的商用超导线;科泰世纪公司开发出中国第一个商业化微操作系统;清华同方推出国内第一个宽带网CAS有条件接收系统;清华紫光推出中国内地第一台自有品牌数码相机和中国内地第一个自有品牌的扫描仪,从1999年开始,紫光扫描仪一直占据国内市场第一的地位……
不久前,记者在“2006.清华科技园自主创新成果展”上看到更多的“孵化”成果:园区内30余家企业展出了70多项创新技术,其中40余项达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包括自主研发的填补我国船用电子设备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俗称船用“黑匣子”);自主开发成功的亚洲首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SM/GPRS手机核心芯片……作为清华科技园创建10多年来的阶段性创新成果的展示,整个展会凸显以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的技术创新成就和高新技术的重大突破态势。
科技园借助企业孵化平台,通过开展“实习生计划”、“清华经管MBA培训基地”等活动,促进园区企业与清华学子的融合,提升了学校科研水平、促进了学科建设,实现了企业使用人才和大学培养人才的双赢。
清华科技园一大亮点就是有100余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这些企业家多数来自美国硅谷,带回的是国际领先的技术和理念,科技园积极为这些企业家与清华大学相关院系的合作牵线搭桥。目前,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丰田研发中心等多家机构在园区安家,园区各跨国公司(如SUN公司、P&G公司等)和各创业企业与清华大学的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等院系纷纷建立合作实验室。
“今天的中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通过产学研的模式来实现。科技园不是产业基地,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服务,我们通过组织提供资金、人力资源、大学和政府资源服务,打通产学研结合的渠道,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梅萌主任告诉记者,清华科技园已经具备培养“钻石企业”的条件和能力,目前正式启动了一项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钻石计划”:科技园将优选20家具有核心技术、发展潜力远大的入园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帮助自主创新的企业快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顶尖企业。按照计划,今后5年内,清华科技园将启动2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并联合其他投资机构予以重点扶持,计划投资总额达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