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孵化器每年孵出40多家企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范毅明的眼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的孵化器就是这样一个铁打的营盘。资本对接会期间,记者从合肥高新区获悉,每年都有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从孵化器“出生长大”。
科技成果花香庐州
据范毅明介绍,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合肥汇集了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全省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合肥,而合肥的高新技术企业98%都集中在大蜀山脚下的高新区。”科技城里,遍地花香,每年都有数百项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诞生。
一半进了本地孵化器
范主任告诉记者,目前,集中在高新区的孵化器有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肥软件园、合肥生物医药园、合肥集成电路设计园、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合肥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合肥民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数十家。每年有300多家企业在这些孵化器里孵化。
但即使这样,能产业化的科技成果每年也只有50%留了下来,进了合肥本地的孵化器,还有50%则流落到沿海等发达地区。范主任说,这是因为,一方面,高新技术成果最希望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另外,发达地区财力雄厚,对高新技术成果的政策扶持也比较多;再者,风险投资在发达地区相对活跃,高新技术更容易借船出海。
一年“出生”四五十家
不过,范主任告诉记者,由于我市这几年的大力扶持,在本地孵化的高科技起色很多。经过孵化器的孵化,每年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毕业的企业有30多家,如果再加上从其他一些体量小的孵化器毕业的企业,一年总共有40-50家,年增长率在10%左右。科大讯飞就是经过孵化器孵化的一个典范。
对于一些人认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利税少,不能提供太多的就业机会,范主任说,现在的孵化器不仅是技术成果转化的一个平台,也是政府经营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他举例说,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占地100亩,2005年创业中心贡献税收4800万。“按照这个算法,创业中心每亩地每年贡献48万,这是家电等其他企业所无法比的,所以从经营土地的角度看,建立孵化器是非常出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