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风险投资创投业界→新闻
    


手机游戏盈利模式不成熟


cye.com.cn 时间:2007-7-30 14:08:25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徐春梅 我来说两句

 
  “在当下中国,手机娱乐相关的应用很受欢迎,而手机游戏将会是最快赚钱的一个应用。”WAP门户网站摩网总裁赖奕龙兴奋地表示,他们开发运营的手机养宠物游戏《摩宠II》正处于公测阶段,未来会把销售道具以及广告等方式作为主要盈利模式

  事实上,由于看好手机游戏的市场前景,现在从专业的游戏开发商到综合门户新浪,很多公司都在做或者准备做手机游戏。
手机网游APU值将超过PC十倍。

  今后手机的通讯功能将越来越弱,由于手机易懂、便携的特点,更多的娱乐需求会涌现出来。而在即将来临的3G时代,必定会为手机娱乐带来更多新的内容和形式,手机游戏无疑是其中之一。

  今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网民用户已达4430万!这一数据使投资者对中国手机游戏的前景无限看好。易观国际《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趋势预测2006-2010》的研究成果也佐证了这种观点:到2010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总规模将达到95.27亿元。

  赖奕龙认为,今后手机的通讯功能将越来越弱,由于手机易懂、便携的特点,更多的娱乐需求会涌现出来。而在即将来临的3G时代,必定会为手机娱乐带来更多新的内容和形式,手机游戏无疑是其中之一。

  目前,不少公司都瞄准了手机游戏这块正在膨胀的“蛋糕”。比如迪斯尼也将手机游戏作为其中国移动业务的未来发展的重点,把迪斯尼在国外一些成功的移动内容和产品直接引入中国。国内的无线门户空中网、综合门户新浪也都开始做手机游戏这一块。

  而手机网游,即指可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联网互动的游戏,正成为当下投资的方向。手机游戏推广商掌控网的总经理罗尉源告诉记者,手机网游上市的产品已由2006年初的20款迅速增加到今年年中的80款,用户由200万迅速发展到800万,市场已初步形成。

  罗更大胆预测,手机网游APU值 (人均在游戏中的消费)将超过PC(个人电脑)网络游戏的十倍!他认为,手机网游的可玩性不输于PC,因为随身携带方便,加上比PC低10倍的网络费用及游戏费用。

谁的盈利模式更有效?

  目前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借鉴互联网模式:包月、销售道具和广告。这些模式不是最好的,或者说还不成熟,因为大家都没怎么赚到钱。因此,真正适合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手机游戏不存在太大的竞争,企业主要是靠自己找出路,关键是找到适合的盈利模式

  目前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借鉴互联网游戏的成熟模式。比如包月,玩家每个月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任意无限制的玩;还有销售道具,用户玩游戏可以免费的玩,但是想要玩得更高级,或者装备更高,升级更快,就可以购买道具;还有以做广告的方式,用免费玩游戏吸引大量用户,产生广告价值,从而吸引广告主投放。如摩网正在公测的游戏《摩宠II》,未来将以销售道具和广告等方式作为主要盈利模式

  但罗尉源表示,现在无论是游戏运营商还是游戏开发商,都在考虑怎么赚钱。“目前盈利模式不是最好,或者说还不成熟,因为大家都没怎么赚到钱。”

  而赖奕龙认为,除了合适的收入模式外,企业盈利的障碍还在于收入渠道,“如何让有消费需求的用户,顺利地把钱掏出来。”目前企业正在进行着多种尝试,有跟移动营运商合作的,也有跟第三方合作的。

  手机游戏的产业链上包括移动运营商、CP(游戏开发商)、SP(游戏发行商)、游戏平台开发商、终端制造商以及用户等各环节。现在产业链上一般的利润分成是,移动运营商收到钱后,分85%给SP,SP再分50%给CP。而像掌控网这种手机游戏推广渠道,主要收入来源是推广费。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手机游戏产业的运营模式、收费模式等都还处于一种试验阶段,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2012年第14届中国特许加盟展览会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