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行后,IPO何时重启、什么公司将成为首发公司,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建议,IPO重启应先于创业板推出,前期应选择规模适中的公司首先发行,同时适当控制发行节奏,避免给市场过多压力。
主板重启IPO将早于创业板开闸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工作委员会委员王晓国表示,从理论上看,IPO重启是边际调整,只是增加一些市场规模,对市场的影响也纯属量变,衍生的风险通过细化各项安排、关注市场意见、把握工作节奏确保风险在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与IPO重启不同,推出创业板是批量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增加了一个Cye.com.cn细分市场,需要一群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也上升为部分质变,衍生的风险也需系统的配套措施才能加以防范和化解。这就说明,渐进式的改革原则要求IPO重启应先于创业板推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也明确表示,5月22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6月5日之后就安排新股发行了,现在说的就是主板。”
这次发行体制改革的4条措施简单、透明,不涉及修改现有法律和证监会主席令,而创业板推出还需要发布不少配套措施,从推出的难度上看,主板重启IPO将早于创业板开闸。
发行节奏应考虑市场承受力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后,发行节奏的改革方向也应是市场化,但需稳步推进。他表示,由于目前二级市场价格水平极具吸引力,有太多企业想上市融资,如果这次新股发行制度将发行节奏市场化,供给敞开,或许将对大盘造成上千点的压力,这是市场所不能承受的。
中金公司融资委员会执行主席丁玮建议先发大盘股。他说,小有小的好处,但小也有小的问题,容易炒高,而且中签率低,很难申购到。不妨先发些大公司,大有大的好处,只有大盘股才能给大家更多中签的机会,大了也不容易被操纵股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