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创业板上市规则正式实施,意味着创业板上市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对于我省打算进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来说,上市规则的正式实施是否带来新的变化?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更严格
针对创业板公司的风险特征,创业板构建了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较主板新增了三类退市情形。这包括:一是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投资者由于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难以进行投资决策;二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显示净资产为负时,往往意味着公司资不抵债,财务状况极差,随时面临停业、倒闭或被清算的风险;三是公司股票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
在上述三种情形下,交易所将对上市公司进行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仍不能改善的,将启动退市程序。
严格的上市规则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创业板公司平均规模较小、经营不够稳定,在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因此通过实行有效的退市制度,可以实现优胜劣汰,保持市场的总体质量。”山西资本市场发展办公室主任王华告诉记者,目前我省符合创业办上市条件的报备企业共有28家,其中,金虎便利、振动制药、兴高能源等4家企业已经上报证监会,随时等待验收。
在王华看来,严格的上市规则对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就好像给企业做一次全身‘体检’,不得不把身上的毛病找出来并且改正,否则就无法进入创业板。”王华告诉记者,创业上市规则中不仅退市制度严格,进入同样经过层层把关,所以我省的企业要想进入创业板,除了大的门槛要满足,一些细节更加重要。
而一旦进入创业板,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社会、政府的认可,对我省经济来说,上市效应可以带动更多企业积极改进,为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找到支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