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球创业观察国际研究(GEM)的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民间创业活动异常活跃。在全球42个创业观察项目的成员中,中国内地已超过印度、泰国和日本,排名全球第6位。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我国目前的创业者中,60%的人创业资本低于5万元人民币,其中有18.2%的人,创业资本低于1万元人民币。低成本创业,表明企业的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也相对偏低。调查还显示,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来源依次是家庭成员、朋友或邻居、其他亲属、金融机构和同事。总体看来,创业融资成为一种亲人融资或熟人融资。
从当前我国种种创业活动来看,低成本、低技术含量创业是当前我国创业活动的主体,而这部分创业者主要依靠亲人或熟人融资。在此种情况下,合理引导创业者提高产品创新以及发展中小型风险投资,正成为我国创业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创新是创业活动的核心,然而创业融资难现在却成为横梗在创业活动中最大的障碍。
不久前,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谈起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国留学生从海外回国创业,专注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研发生产,由于后续资金不继,借贷无门,虽有订单在手,这位海归却不得不含泪关闭花掉大半生积蓄维持近两年的公司,重新回到国外去上班养家糊口。
而《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报道的一则创业故事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局。一对中国夫妻被派到德国学习,毕业后他们决定创业。在选好创业目标时,他们需要200万马克。他们同时找了3家德国的银行,分别向他们递交了项目计划书、可行性报告、公司状况的审计报告等资料。很幸运,他们很快就和一家银行签订了合同,得到了200万马克的10年期贷款。他们后来回忆,依然记得当时那位德国银行经理在签字时手都哆嗦了,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德国人,而且刚刚才开始做了两年多的业务。
在创业过程中,觅到足够的创业资金是创业的第一步。而对于中小型创业来说,融资难已成为创业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据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部分省份以及有关商业银行,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情况进行的两次调查结果来看,尽管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占有比率目前已达到50%,但滞障依然存在,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尚需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