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后,康盛在腾讯中的定位是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过去,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我们可能会将70%的精力放在产品研发,30%的精力放在营收上。而现在,可能95%的精力专注于研发,而剩下5%则用来思考如何用腾讯的优势资源来开发出更大的价值。
周鸿袆:这次收购的谈判过程,我并没有参与太多。当初选择投资康盛,主要看重的是戴志康(博客)这个人以及他要做的这件事,现在至少从结果上来看,我是看对了。
我猜想,康盛最终决定与腾讯合作,主要是看中了后者对其产品的帮助。比如,两者结合后,用户就可以直接用已有的QQ号登录各类中小论坛,不需要一遍遍地重新注册。对于用户来说,这不仅是一种使用体验的改进,也更容易形成一种社区的氛围:你发的帖子,你的朋友立马就可以看到;而别人回复你的内容,你也可以很方便地察看到。对于中小站长们来说,QQ庞大的用户群也能为其带来相当可观的流量和用户活跃度。
议题
NO.2
从自主研发到投资收购,企鹅“挥金”为哪般?
腾讯开始走出“圈圈”
李明顺:在我眼里,腾讯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从合作方的角度上看,目前,我们和腾讯的各个层面都已经有过沟通,我们现在做的一些产品开发,可以直接找到腾讯的对应部门讨论、合作。
周鸿袆:我始终相信,中国的互联网不可能是某一家或某几家大公司一统天下的结果,必定会出现许许多多按地域、行业、兴趣划分的中小网站,并逐渐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从腾讯收购康盛这件事上,至少透露出三个方面的正向信号:
其一,腾讯过去一直以自主研发为主,因此也经常会被外界批评“封闭”、“独霸”等等,但这一次,它开始采用投资收购的方式,至少说明腾讯自身的发展思路也在起变化。
其二,透过这个事件,无论是腾讯还是其他的利益相关者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的互联网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只有几个大佬在玩”的小圈子,它必然是要慢慢走向开放和开源的。
其三,马化腾很欣赏戴志康,得到腾讯的支持后,一方面,戴志康可以将我当初为他设计的免费模式继续做下去;另一方面,康盛的其中一个盈利方向也逐渐清晰起来,即通过与区域化的社区网站、电子商务相结合。
以团购为例,中国如果能出现成功的团购网站,它不太可能是那种大型的专业团购网站,而更可能是一些小型地区性的社区网站。因为做团购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在上线当天能为用户提供什么特别具有诱惑力的产品或服务,而是要能够持久地提供对用户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这需要团购网站对当地城市里的大多数商家、消费者最近的流行趋势有很好的了解。这可能也是腾讯在继拍拍之后,“曲线”进军区域性电子商务领域的一种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