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与空中旅行相比,大量的旅客还是会选择火车与长途汽车,乃至自驾出游。不过,由于在这方面并无太多的投资标的,所以相关业务的繁荣,资本市场就难以直接享受了。长假客运高峰的出现,会带旺高速公路的客车流量。不过,相对货车的流量则会有一定的减少。两者对冲,在这段期间,恐怕高速公路行业并不太可能出现业务快速提高。因此,在这里也就不做重点推荐了。 不管是哪种形式出现的大客流,最后都会落实到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在长假期间,旅游及相关的宾馆和餐饮行业,都会显得十分火爆。尤其是上海世博会的会期已剩不多,同时天气条件也比较适合游园,因此上海及华东地区必然成为今年中秋和国庆节长假期间的旅游热点。每天几十万人参观世博会,由此产生对旅游行业各要素的需求将非常巨大,显然在这里商机无限。因此,上海及华东地区的旅游及其相关企业,应该会在大消费概念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一大热点。 >>>最有想象空间的板块:食品饮料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即便在中秋和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有1亿人次的客流量,但与总人口相比,还是一个少数。全国人民都要过节,在这里最主要的消费,恐怕还是在食品饮料上。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应该说在节假日期间普通食品的消费并不会表现得特别具有弹性。但是由于整个消费基数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这方面的增长潜力也是相当可观的。尽管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数量并不是特别多,但是因为大都是行业中的强势企业,因此在这方面它们有望得到更多的收获。另外,股市中几个从事高档水产品生产的企业,也可能因为产品旺销而令投资者产生新的想象空间。 当然,更大的机会是相对于饮料行业而言。说白了,就是酒类。中国的酒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虽然这几年社会上也注重减少白酒这类硬饮料的消费,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改变酒类消费继续升温的基本现实。这几年来,酒类消费更是呈现出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几种名牌白酒尽管不断提价,但还是供不应求。自7月份以来,股市中的酒类股票普遍表现良好、涨势不断。有人分析,这可能与经销商出现囤积行为,以致扭曲了产品的供求关系有关。这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但不可回避的是,在酒类消费成为一种潮流时,它们的确也就会成为股市上的重要投资标的。长假所带来的消费增长,自然也就成为一个可利用的操作题材。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