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尔,半路杀出的搅局者
而这恰恰给了阿克塞尔最好的机会。在此前的10年里,尽管它曾经做过大量极为成功的投资行为,但最近并无什么大的建树。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阿克塞尔对电子通信和软件方面一些企业的大规模投资(例如Uunet,Macromedia,RealNetworks和 Veritas等公司),获利颇丰,公司的名号渐渐走红。此时,互联网行业机遇再现,但与硅谷中几乎所有其他主要风险投资公司一样,阿克塞尔还没有在一个重要的消费者网络上赚到大钱。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丰厚收益的机会十分渺茫,而赚取巨额回报的预期看起来也是前途未卜。在阿克塞尔的合伙人中,正抽资准备退出的包括公司最有名望的投资方——哈佛大学捐赠基金。阿克塞尔最知名的合伙人吉姆·布莱耶十分担心这个显赫一时的公司的前景,因此他和他的职员们都在寻求有革命性意义的投资项目,从而复兴阿克塞尔的名望和公信力。凯文·埃法西是阿克塞尔的一名资深合伙人,布莱耶委托他办的事,是出去找新创立的、拥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公司。那段时间埃法西对社交网络领域很感兴趣,并和公司的同事讨论过这一领域的公司,而在 2004年12月,一个实习员工也向埃法西介绍过Facebook。
曾经社交网络名声不佳。众所周知,这一类网站都含有色情内容,会员们粗野、无秩序。但当埃法西登录Facebook时,这个网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解释说:“从本质上看,Facebook不是娱乐网站,其背景十分清晰,就在你的大学里,方便实用。”并且大学生对营销者来说是一个宝贵群落。人们一生中关键性的购买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成形的:第一张信用卡、第一个银行账户、甚至第一辆车。“但你在读大学时,营销方没有办法接触到你,而Facebook似乎拥有一个可以接触到学生的方式。”
因此,埃法西继续仔细了解了Facebook惊人的发展速度。当他听说Facebook正在筹集资金,就非要与Facebook的经营者们会面不可。尽管起初尝试用各种方法联系Facebook,不过埃法西都未能如愿。不只是由于当时硅谷中有谣传称阿克塞尔已经失去了好运气,更是因为那段时间,扎克伯格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潜在的投资方《华盛顿邮报》上。
不过埃法西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2005年4月1日,埃法西最终决定干脆自己主动去 Facebook的办公室。埃法西要使用什么办法来使Facebook接受阿克塞尔合伙公司的注资?他决定迅速向Facebook递交一份交易计划书。埃法西草拟了条款书,对Facebook的投资估价与《华盛顿邮报》做出的估价一样,但注资会稍微多点。当晚就把计划书发给了Facebook。出这样的高价有一定的风险,但他想用价格打动Facebook。那天深夜,帕克回了一封电子邮件给他,感谢他的厚爱,并表示将按原计划与《华盛顿邮报》合作。实际上,阿克塞尔对Facebook如此感兴趣,使帕克感到兴奋,这使得他可以试探其他仍在竞争队伍中的风险投资公司,也许Facebook根本不用和《华盛顿邮报》交易。第二天早晨,他与德丰杰公司(世界知名风险投资公司)的蒂姆·德瑞普商谈,蒂姆表示愿意出与阿克塞尔一样的条件。帕克在开完会几分钟后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埃法西。埃法西暗示说他也许能够出更高价,并随口说了几个数目。最终,条款说明书上面显示的是投资前8700万美元的估价,投资额为1270万,这将使得注资后的公司市值为1亿美元。帕克不得不有些惊讶地表示这值得考虑。至此阿克塞尔基本上为 Facebook同样的股份提出了两倍于《华盛顿邮报》的报价。
但要做出决定仍不轻松。原因之一是虽然未签署任何文件,扎克伯格曾经在较低价格与格雷厄姆达成了一个买卖协议,再加上格雷厄姆对公司绝对信赖,他容许扎克伯格和帕克放手去做很多事情。但如果阿克塞尔合伙注资进来,该公司将会插手很多事务,这意味着Facebook会少一些自由度,但它的加盟也可能会带来硅谷的人才和关系网。不过帕克并不认为一定要与《华盛顿邮报》这个非风险投资的投资方交易,而他们之中最有经验的马特·科勒也强烈建议应该尽量筹集资金。天平由此向阿克塞尔倾斜。同时蒂姆·德瑞普和其他风险投资公司都不愿跟风阿克塞尔报出天价。所以眼前的形势就是在《华盛顿邮报》和阿克塞尔中二选一。
道德VS资金,Facebook的最终抉择
后来,在正式作出选择之前,扎克伯格痛哭过一次,他给格雷厄姆打了电话,表示自从大家商定出条款之后,一直都没有正面交流过;而在那之后,阿克塞尔提出了一个高得多的竞价,这让他不得不面临一个道德两难的局面。而此时的格雷厄姆也已经听说了Facebook与阿克塞尔接触的事,所以他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布莱耶甚至打电话给格雷厄姆,建议他们一起注资Facebook,不过格雷厄姆拒绝了这个提议。尽管他对听到的消息感到失望,但他也有一些感动。格雷厄姆认为对于一个20岁的小伙子来说,他打电话来并不是告诉自己他准备接受其他公司的投资,而是与他进行商量,这已经让他觉得欣慰。同时,对于一个刚成立的小公司,《华盛顿邮报》第一次提出的竞价已经非常高了,他觉得自己找不到支持的理由来决定提出更高的竞价。而且格雷厄姆认为,接下来,不论《华盛顿邮报》出什么价,阿克塞尔只会出得更高。
因此慎重的考虑与沟通之后,扎克伯格选择了阿克塞尔,因为这笔钱可以预防Facebook出现赤字或被迫向外借款。不过他希望坐在Facebook董事会的人是布莱耶,而非埃法西,因为他在公司并不是资深合伙人,也缺乏经验,从来没有当过董事。此外,帕克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结构,保证扎克伯格控制两个董事会席位,而他占据另一个。这意味着就算布莱耶和泰尔都加入了董事会,扎克伯格和他两人仍将控制5个董事席位中的3席,占表决的多数席位。这一套复杂的安排,把他们的股票所有权和董事会席位联系起来,扎克伯格就不太可能失去对自己公司的控制。布莱耶决定接受这些条件,但他要求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他拿自己的钱再投资100万美元给Facebook。对于投资之前Facebook8700万美元的估价,布莱耶毫无掩饰地表示:“我当时知道这竞价太高,但有时,达成一个交易需要付出这种代价。”阿克塞尔将要正式注资Facebook。
最终,Facebook拥有了大量资金,并可以建造出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不久之后,服务器搭建串联完成,真正的成长由此逐渐起步。
(本文摘编自《Facebook效应》,华文出版社出版)
(本文来源:商业价值 作者:冯翀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