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老牌投行高盛抛出:Facebook估值高达500亿美元。尽管这个拥有十个零的百亿美元“天价”对于互联网领域来说并不骇人听闻,不过,对于一家成立仅6年,外界对其盈利模式仍捉摸不定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就只能用“疯狂”的字眼来形容。大部分业界的第一反应是抨击高盛,称这是一场炒作,显示技术领域的泡沫正在形成。
这场“天价”估值的背后,到底是泡沫,还是潜力?
“天价”估值 只为上市?
一家投行、一家欣欣向荣的互联网公司,一场5亿美元的融资,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估值……当这些聚集在一起,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上市。事实上,Facebook,这个已占据全球第四位的网站,上市的消息在去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回顾去年国外一些投资人对facebook的预期,称2011年将举行首次公开招股(IPO),其市值最高有望达到400亿美元。另外,Facebook目前已拥有超过5.5亿用户,占据了美国互联网流量的8.9%,超过谷歌的7.2%。摩根大通发布的2011年美国互联网报告显示,相比谷歌与雅虎,Facebook美国用户在线浏览时长占比达10%,超过雅虎的9%与谷歌的4%。而半数的facebook用户每天至少访问一次网站,足以证明其用户活跃度与黏合度甚高。
这样看来,高盛声称的500亿美元的估值,似乎没有“高得离谱”。业内人士表示,高盛的进入意味着Facebook上市只是个时间问题,即使扎克伯格对资本市场不感冒。
泡沫:Facebook商业模式含糊
其实,被众多外界认为这个500亿美元估值过于“疯狂”,显示着泡沫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以Facebook为代表的SNS网站,其商业模式依然模糊,简单地说,在业界心目中,Facebook与twitter目前是“只赚吆喝,不赚买卖”,因为据外界估计,Facebook去年的广告收入约在12亿美元~20亿美元。
英国《经济学人》一针见血地表示,Facebook不值500亿美元,高盛可能被重罚。文章指出,资产价格膨胀所产生的泡沫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对一家业务模型尚不成熟的公司来说,显然是不理性的。
目前Facebook的广告营收确实“不怎样”。业内人士做了个粗略计算发现,尽管流量、在线时间等数据方面,Facebook超过了谷歌、雅虎,但在实际的营收上,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另外,据了解,扎克伯格是一个极度排斥传统互联网广告的人,他一直想要保持网站独立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