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眼下处于“千团之战”漩涡的国内团购企业更是深谙此道。度过了“团购元年2010”后的团购企业们,正在进入另一波激战中。
这波激战的显著信号便是,地铁扶手、公交车站、写字楼电梯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品牌广告,团购企业开始不计成本地往广告砸钱,大手笔地打起营销牌,同时为线下渠道的扩张和商家资源的拓展忙得不亦乐乎。
融资后大打广告
然而,这些营销行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这也是企业存活下来的必备筹码。显然,在这些举动的背后,风险投资无疑是其重要的推手,这种势头即便是在上个月略显冷清的投资市场里也依旧猛烈。
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互联网行业仍是2月份的投资热点,上月共发生投资案例23例,其中互联网行业有8起投资案例,占投资案例总数的34.8%;在这其中已经进入“混战时代”的团购网站一直是风投机构追逐的对象。
“融资成功的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广告营销,毕竟谁先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就等于有了先发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营销效果明显,而且成本低,更容易在业内迅速立足。” 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说。
童士豪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团购行业将持续去年的融资热情,业内前几名企业会融到更多的钱,促使竞争更激烈。
投资人犹豫了
竞争激烈的背后,也让投资人看到了国内团购发展的软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告诉本报记者,春节前曾有两家团购企业拿到了投资意向书,但最终投资人选择了撤资。
“先期进入团购领域的企业一般都能赚钱,但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不少企业的做法开始变形,再加上不少互联网巨头们对团购领域的涉足,更是让投资人对该行业的投资变得小心谨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