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被投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虽然面临着通胀的巨大压力,虽然股市低迷,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风险投资的回报仍处于高位。多位基金管理人在昨天举行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表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现在仍属于风投赚钱的时候,只是开始出现从暴利向准暴利的理性回归。
一个项目能赚近2亿
在论坛上,多家投资基金负责人被追问近两三年的回报。参加论坛演讲的7家基金负责人中,除渤海基金因政策原因拒绝回答此问题外,其余6位都对自家回报表示满意。
泰丰资本中国区总裁石博表示,“一般要看到20%—25%的投资回报,我们才会做。”深圳力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方今年另起炉灶创办了力合创投,他以之前任职的清华力合创投为例,称其项目IRR(内部收益率)超过30%。
事实上,对于风投基金的回报,行业是有统计的。2009年,人民币基金退出的回报倍数是将近10倍,2010年是10.89倍,外资基金因为境外形势不好,倍数是2.6倍,去年外资基金去境外上市的是6.9倍。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丁宝玉称,2007、2008年发行的基金,回报倍数都在5倍以上。“如果按照5年以上,IRR一定都在40%以上,如果严格地按照资金到位和退出的时间,IRR应该在50%以上。”他还说,一个项目上市,对一家创投基金来说,能赚1.5到2亿。
投资跟着产业政策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框架下,各路基金加紧布局。论坛上,被基金负责人提及最多的是医疗、消费、清洁能源等行业。
作为一家海外基金,曼达林基金却在非常谨慎认真地研究中国的相关产业政策,以期能在行业里发现最好的投资对象。其创始合伙人Alberto Forchielli说:“我们超过50%的资金投资在医疗保健行业,我们非常喜欢医疗行业,因为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未来10年,我们估计这个行业会保持30%的增长。”
丁宝玉则提出了一个投资新兴产业的“彩虹战略”,包含7大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