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中美股市都不平静。其一是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高管们掀起了抛售自家股票的新高潮,几乎是不分时间、不问股价、集体行动、集中抛股的“胜利大逃亡”,其中著名的影视新贵华谊公司成为最大的弃股。二是美股市场上,因涉嫌造假上市、上市后继续造假,一些中国概念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遭到“猎杀”,目前已有18家中国公司被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停牌,4家企业被勒令退市。
高管们急于套利逃离,只能说明对自家公司前景极不看好,而作为公司的创立者,集体不看好“亲生的孩子”,这是极不正常的。通过造假上市和上市后继续造假,这类缺乏商业诚信的杀鸡取卵式做法,也无异于自绝于市场。两种做法,一种性质近乎“自杀式”上市、“自杀式”离场,反映出我们的市场、我们的企业被短期利益绑架,甚至不惜践踏道德与法律的悲哀。
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和团队实现财务自由、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途径。投资制度和股票市场建立后,创业项目做到一定程度而上市成为公众企业,既能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筹到可观资金、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提升,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新的投资选择而分享公司发展成果。
但是,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投机成风、媒体对上市后高管身价暴增的大肆渲染等原因,上市的价值唯一化成了企业圈钱的手段。当创业者把上市当做唯一和终极目的时,就必然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做大做强。
试想,如果高管们都在琢磨“变现闪人”,而不去考虑如何带领企业以上市为契机谋求新的突破,如果企业在阶段性成功后不能坚持以创业精神继续发展,企业短命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或许,这就是我们何以缺乏兼具竞争实力、发展潜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百年老店的重要原因。 至于说通过造假而实现的欺诈式上市,这已超出创业精神的范畴,也正如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当下社会诚信精神、法制精神的缺失,更令人扼腕。
研究美国的相关情况可以发现,虽然高管们在公司上市后减持自家公司股票的情况也不少见,但很少以牺牲公司股价和长期发展为代价。 比如说IBM,2009年高管和员工套现金额达8000万美元,但公司发展并未受到影响。像首席财务官Mark Loughridge减持后,IBM股票价格波动幅度小于5%。个别高管减持的原因,不是对公司前景的悲观或预知公司状况的逆转,而是自身多样化配置资产的需要,诸如集体胜利大逃亡的情形,即使在上市不久的中小创业公司中也不多见。
当然,这其中除了创业态度的执著外,也是市场成熟和规则约束的结果。美国《国内税务法则》(Internal Revenue Code)规定,公司赠予高管人员和骨干员工的股票,其变现获利应缴资本增值税适用税种和税率跟持有期有关。通常持有期越长,适用税率越低,应缴税率与持有期成反比。
比如,根据获利总额不同,当前的长期资本利得税税率在0%~15%,同额度短期资本利得税的税率高达10%~35%。对高收入者来说,长期持股缴税额可以降低数倍,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也是我们的税收等政策制度改革可以借鉴他山之石的地方。
由此联想到我们的科技创新。创新与创业的道理是一样的,当应用型研发活动止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时,或者把论文、专利当做科研活动的唯一导向和最终目的时,创新活动就变了味,创新的价值也就打了折扣。同时,当某些人奔着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的目的而抄袭、剽窃、造假时,如同造假上市一样,道德与诚信已被不当之利践踏。这不仅是学术界的悲哀,也是社会环境浊化的悲哀。
因此,上市是好事,但在小农思想的作用下和急功近利的做法下,创业的脚步将止于成功上市的锣声。只有当创新创业的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人价值体现的自身需要,而不仅仅是追求名利的手段时,基业才能常青,我们的国家也将真正转变为创新型国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