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是缓解资金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8月15日,美国乐博律师事务所北京首席代表马富麟在沈阳,就中国中小企业在美上市融资,以及美债对其影响等接受媒体采访。
现阶段,一些陷入融资和信誉困境的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另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私募完成。与“借壳上市”的反向收购相比,通过私募上市的则要附带比较苛刻的条件,其中包括对一些重大交易的批准权、私募投资人占公司董事会席位、设立基于业绩目标的对赌条款等。
谈及美债风波对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影响,马富麟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上升,存在短期公众市场估值难以预计,承销的公募发行较少等。因此,此时并不是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良机。但公众市场的海外融资机会尚未终结,明年年初或会有所转机。
时下,国内一批互联网公司正酝酿赴美国上市,但在谈到具体行业时,马富麟表示,时下大热的互联网产业未必未来会在美国大热,但或许一些消费品、传统医药类的中国企业也不适合在美国上市,因为受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它们可能难以被当地投资者理解。
马富麟说,美国投资者并不会特别关注某个行业,而是注重企业的成长过程、发展潜力,以及未来所能扩展的领域等。“要让投资者愿意来买你的股票,就要让他们看到公司未来增长机会和发展潜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