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首募规模一月不如一月。
虽然6月份成立的基金大部分规模也未上10亿,但有个别资产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公司新发规模超过了10亿甚至20亿。
尽管新基金发行如此艰难,但基金公司依然热衷接二连三地推新基金。
基金公司之间,互相“挖墙脚”能度日到何时。
迷你型新基金不断面世的同时,原本规模就小的老产品更不得不面对清盘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20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小于1亿元。其中,管理规模小于6000万的就有3只,它们分别是申万菱信盛利配置、宝盈中证100和天治趋势精选基金,其基金规模分别为4970万元、5700万元和5840万元。
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
如此算来,规模仅为4970万元的申万菱信盛利配置基金,已在清盘线边缘了。
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会发生,只要基金公司不想自家的这只产品清盘,就会用自有资金去解救的,在实际运作中,当公募产品濒临清盘时,基金公司为了顾全自身形象,不会让这样局面持续较长时间的。
正是因为这样,基金行业发展的十三年中,还仍未发生过任何一只公募基金清盘退市的情况。
但是,公募基金永不退市却不是一件好事,上海一基金业人士表示,“引入优胜劣汰的淘汰制度,或许可以激励基金公司更注重业绩,而并非是使其旱涝保收的资产规模。”
小公司艰难求存
在规模跌破亿元的20只公募产品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小型基金公司。
其中,金元比联基金旗下的5只产品中就有3只产品规模不到1亿元,分别是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基金,其规模0.815亿元;金元比联核心动力基金,其规模0.824亿元,以及金元比联价值成长基金,其规模为0.927亿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