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背景下,凡客诚品成了重量级的出头鸟。
媒体上、同行饭局上的“凡客危机”,忽然之间就铺天盖地。
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的凡客诚品过去三年财务数据显示,凡客诚品2008年到2010年的销售收入约为1.2亿、3亿、12亿元,这个数据和之前陈年的公开说法有所出入,但可以看出凡客诚品的成长性的确惊人。
从这些数据亦可以看出,凡客诚品过去三年亏损了2.5亿元人民币左右,凡客诚品的毛利率维持在40%上下,2010年利润率为-14.67%。
进入2011年后,陈年曾对媒体宣称2011年的销售收入目标是100亿。有陈年的投资人私下无奈地说,“人都有头脑发热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给过他压力。”
记者获悉,凡客诚品去年(新浪科技注:应为2011年)前三季的销售收入为20亿元,去年(应为2011年)预计销售额为32亿元。随着品类的扩充,凡客诚品碰到一个麻烦:库存显著增加。
前述接近陈年的人士告诉记者,凡客诚品去年8、9月份间的库存过高,但随后在一些促销手段后,凡客诚品的库存又恢复正常水平。但低价促销的恶果是:凡客诚品的利润率开始下滑。2011年,凡客诚品的利润率开始逼近-20%。
综上可知,凡客诚品去年(应为2011年)的亏损额,大约为6亿元。
要盈利还是要速度?
一位外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凡客诚品四季度最终放弃上市,背后的原因是,对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不满意。他认为,凡客诚品IPO是没有问题的,关键看陈年和投资人是否愿意接受较低的估值。
如前面所说,凡客诚品F轮估值是32亿美元。正常情况下,IPO时的估值应该高于这一数字,否则最后一轮投资者就亏了。目前的美国资本市场,甚至再等上一年,凡客诚品都难以在这个价位IPO。
此时的陈年和凡客诚品,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砍营销费用,放慢增速减小亏损,还是继续高举高打冲销售额?之前几年中,VC们在投电商时,决定投与否、估值几何等跟企业家对赌的标的,几乎是以销售额为纲。现在,逻辑是否转变呢?
2011年12月30日,陈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拒绝回答此问题,只表示未来凡客诚品的策略是“稳中求进”。
前述接近陈年的人士亦告诉记者:“陈年未来一年的策略,我认为还是以稳健为主。”
稳健为主背后的意思是,今年的凡客诚品,将放慢增速。
工商资料显示,凡客诚品在2008年的销售费用约为9300万——而凡客诚品那一年的收入,不过1.2亿元。陈年把那一年的收入近八成都交给了互联网广告商,且还得靠他妙手偶得的“凡客体”,才得以短暂时间内,让普通网民记住“凡客”。
到2010年,凡客诚品的营业费用为5.39亿,这其中销售费用可能超过4亿,销售费用占到凡客诚品收入的1/3强。
某种程度上,这是电商的逻辑——投入的是广告,“挤”出的是销售额。
到2011年,业内曾传过一种说法,凡客诚品这一年的销售费用高达10亿。前述接近陈年的人士告诉记者,真实的费用远没这么多。他认为,现在凡客诚品的回头客非常多,“2010年,凡客持平的机会不是没有,就算不持平也可以做到亏损很少。”
这一说法,和一位知名电商高管的看法吻合,他认为:凡客诚品只要砍营销费用,应该就是能打平的。因为以凡客今日的销售额,意味着每个月有2万多人次在凡客购物,凡客卖的是衣服,会有很多回头客,这样足以支撑凡客诚品的销售收入。
而陈年的说法是,“不用砍营销费用,也可以不亏损。因为凡客在成长。”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应该是,凡客诚品不用降低营销费用的绝对额。但随着凡客销售收入的扩大,营销费用只要不增长,那其占总收入的比例自然会降低。,但记者获知,凡客诚品现在还是由陈年领导的管理层在决策,VC们不会太多干涉陈年的决策。对此,陈年并不否认,他说:“资本方给了我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