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股东解禁时刻临近,创业板指近5个交易日下跌7.16%,远超大盘4.57%的跌幅。不过,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私募并没有因为解禁到来而惊慌失措,虽然私募对部分持仓个股有减持操作,但更多关注个股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数据显示,作为创业板主要机构持股股东之一,私募信托产品二季度累计现身88家创业板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私募是否减持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我们没有特别关心解禁这个事情,创业板公司分化很大,业绩下降的公司不管减持与否都要跌,基本面好的公司就没问题。”深圳展博投资陈锋表示。
陈锋认为,大小非减持只是创业板个股表现的催化剂,将加速个股业绩分化。在大小非减持背景下,更需要提高对创业板个股确定性的把握,如对部分概念、题材炒作的个股需要更加警惕、对短线操作的个股会也要提前适当降低仓位,但对于长期看好的个股影响并不大。市场存在不同的投资风格,短线投资者对解禁压力更加敏感。
另一深圳私募人士也表示,市场并非首次遭遇解禁潮,之前市场早有预期,压力较大的股票已经提前承压下跌。从现在来看,解禁潮会对持有的个股构成一些影响,但影响不是特别大。
解禁压力下当前私募并未自乱阵脚,不仅如此,部分私募从中解读出新的投资价值。星石投资杨玲表示,需要分化地看待创业板大小非解禁的影响,如果解禁后个股估值回归安全边际会构成好的买入时点。不过,目前创业板个股估值分化比较明显,从遭市场热捧高达数百倍PE到十几倍的个股都有,现在仍需要仔细甄别。她表示,目前买入会首先考虑安全边际,如果承压较大我们会在解禁潮之后再考虑,而业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是买入的考虑因素。
在买入时点上,陈锋则表示,由于目前处于熊市后期,但仍然可能出现超跌,如果短期不能承受较大波动,可以等到估值合理的安全边际后再买入看好的创业板个股。
相关新闻
创业板解禁潮来袭 私募发产品淘金
证券时报记者 吴昊
Wind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创业板即将迎来33.8亿份限售股解禁,市值约500亿元。这些限售股全部为首发原始股,共涉及37家创业板公司。解禁股因为数量巨大且持股相对集中,一般会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分拆出售,以避免对二级市场股价形成冲击,因此也诞生了一批专门做大宗交易的私募。
瑞安思考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岳志斌表示:“目前同时在接触五、六家上市公司,主要接触大非,毕竟大股东对公司了解程度更深,我们对股价的信心会更足,上市公司股东在二级市场经验较少,没有专业机构经验丰富。”
另据上海某私募人士透露:“目前大宗交易的套利空间在5%以下,上市公司股东临近解禁时会有十几家去谈,竞争较为激烈,一般接盘价格会打9.5折,具体需要根据解禁股票的数量和行情而定,风险来自于极端情况的发生,比如大盘忽然连续暴跌。”
随着解禁的临近,参与大宗交易的私募产品有望成为弄潮儿。目前瑞安思考已经成立了6款产品,涉及大宗交易、股权质押以及二级市场等。其中,瑞安思考1号今年收益率达到4.03%,同期上证指数下跌7.85%。今年以来市场已成立了重庆信托-海富通富诚大宗交易组合、东方红·新睿2号、东方红·新睿3号等涉及大宗交易的产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