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筹资近10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团,PE化的角色愈加明显。对陌陌、新浪微博等投资动作,也可看出社交产品已成为其未来投资整合的核心方向。
近日,来自阿里内部人士的消息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对新浪微博的投资洽谈已步入尾声,对新浪微博的估值为30亿美元,但阿里巴巴不会控股。媒体人士程苓峰也表示,据其了解,阿里入股新浪微博的股份约在15%~20%。
目前,阿里与新浪官方都未作表态,但一名新浪中层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阿里与新浪微博的确就投资事宜进行过多次洽谈。
一名资深媒体人士分析称,这一方面缘于新浪微博未来独立上市需要注入外部的战略投资;另一方面,在腾讯投资美丽说之后,新浪微博已成为阿里外部流量为数不多的可布局棋子。
马云的SNS情结
从3年前的“大淘宝”,到1年前的“淘宝要SNS化”以及去年6月淘宝分拆后提出的“大阿里”,马云对SNS所能给阿里生态构建带来的作用,看成重中之重。
3年前,阿里妈妈、口碑网并入淘宝,是阿里巴巴“大淘宝”战略的开始。意图是打造一个以淘宝为平台的统一入口,并对外接入第三方应用。于是,2009年,被视为“大淘宝”用户平台的SNS产品“淘江湖”上线了。
但时间证明,“淘江湖”成了阿里巴巴在社会化尝试中的第一个失败。这种脱离商品买卖交易关系而打造的用户平台,让面对SNS产品满天飞的用户觉得用处并不大,在经历几次改版后,在阿里内部也已无人提及。
目前,一些带有社区元素的电商导购,逐渐成为淘宝外部流量的重要角色。美丽说、蘑菇街这两大电商导购,其独立用户流量已迅速攀升近淘宝的10%。而新浪微博也已成为淘宝外部第四大流量来源。
随着电商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卖家涌入淘宝,而买家却又被更多的独立B2C分流,买家增长跟不上卖家增长的经济现象,使得淘宝的流量越来越贵。此外,更多有实力的传统商家的入驻,也抬高了淘宝的广告费用。
这使得原有的淘宝卖家在经济环境下行时,要负担更多的运营成本。而淘宝原有的流量分配体系,也没有更多的载体来保证平台上长尾商品的推介。
因此,通过社区化、个性化的产品,来满足淘宝长尾商品的流量导入,成为了保证淘宝未来生态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但无论是淘江湖,还是口碑网,淘宝自己研发的社区化产品都没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这也加促着马云通过投资驱动的举措。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