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6点下班时分,广州白领李瑞看了看办公室窗外渐渐拥挤起来的车流,打开手机,给一个名为“微信路况”的公众账号发送“番禺洛溪大桥”六个字,得到的回复是:路段拥堵,车行缓慢。他把消息转给妻子,并附上一条语音:“既然已经堵上了,我晚点从公司出来,不用等我一起晚饭了。”
自去年下半年微信开放公共账号平台以来,不仅是媒体,各类信息查询、专业咨询、电商导购和O2O应用也纷纷登陆进来。对于这一小股由微信引发的创业潮,投资人看法各异。乐观派将微信公众账号平台与iOS系统的App Store相提并论,并称在其中有所布局;以冷静派居多的投资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微信在商业化路径上的迟迟不表态,使他们更倾向于继续“持币观望”,而有的投资人则“放言”:真正的投资机会,或许要等到第一批微信创业项目死了之后才会出现。
“大号”筑巢抢位
去年12月,已从腾讯离职从事自媒体创业的程苓峰按照传统媒体的商业思路给自媒体算了一笔账后,得出结论:如果一本发行量平平、内容并不算精良的杂志都可以一年赚到3000万的广告收入,那么其创立的云科技赚其十分之一,即300万似乎并不是痴人说梦。
一个月后,云科技开卖广告。一天一万,五天三万,广告将以图片+链接的形式附在云科技在微信公众账号和网站上发布的文章的末尾。坊间传言,目前,云科技每天的广告收入已逾十万元。
不过,在深圳指掌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 E O周桥看来,这只不过是第一个成功的代表。“未必人人都能做自媒体,但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这句听起来分外绕口的话,周桥想表达的,是其创立的指掌时代正是要帮助那些想要经营公众账号的人,来降低运营和管理的技术门槛。
2012年下半年,微信公众平台对外开放之后,不少指掌时代的微博用户开始往微信上迁移。尽管相比当时百万级用户规模的指掌时代来说,每天几千个用户的迁移并不足以造成什么重大影响。但周桥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动向,并随即开始研究往微信上做业务延伸的可能。
皮皮微信由此而来。不过,周桥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坦白讲,在微信上做自媒体的门槛要比在微博上做自媒体的门槛高得多。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之外,微信的推送功能让用户对内容的原创性要求比微博要高得多。”
据他透露,在微信公众账号平台开放之初,也有不少微博上的营销大号杀入其中,并通过当时朋友圈的恶意转发,来快速积累用户。但不久后,这一行为就被微信团队绞杀。“那时就把用户做到百万级的公众账号不在少数。如果一个人手中握有几个微信号的话,总订户超过千万也未必不可能。但这些人不懂内容运作,在微信上很难长期玩下去”。
同时,也因为微信团队对朋友圈中的转发行为进行了绞杀,让周桥立即意识到,对于那些内容出众的微信公众账号来说,同样缺乏一个让更多人知道的推广平台。因此,皮皮娱乐即是一个推荐娱乐应用的微信公众账号。此外,皮皮精灵的另一位创始人管鹏则组织了皮皮自媒体联盟,“专门引导那些有观点的写手做好自己的自媒体”。
在周桥看来,正因为张小龙将微信的起点定位为“一套消息系统”,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在微信公众账号的平台上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媒体。至于通过这个自媒体,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还是售卖商品,都只是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已。正因如此,在指掌时代目前的业务体系中,周桥最新划出的一块是针对航旅业内的机票、酒店提供个性化的公共账号解决方案。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