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搜索“新三板”三个字,百度会告诉你至少收录了800万个和新三板有关的网页。“它其实就是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股权交易系统,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家功能类似类似沪深证劵交易所的专门服务中小企业和投资者的股票交易市场,企业通过它可以定向增发或转让股票。”一位中国中小企业股权交易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官员告诉黑马记者,并且三板市场和别的OTC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补充,早就存在了,只是因为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多次调整,最终使得三板市场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且目前暂时只在四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推广。
但是,现在它的爆发开始了,因为人们发现它是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壮大自己的快车道。
开闸——中国的纳斯达克
“疯狂死了,我们的门槛都快被踩爆了,都是来问怎么上新三板的”一位券商的工作者告诉黑马记者最近这一年来,想通过它们上新三板的企业多如牛毛。而让这些渴望上新三板的企业主更加疯狂的是,他们的愿望实现的竟是那样容易。
一位常年从事证券报道的同行还告诉黑马记者“新三板的审批流程非常便捷,费用不贵,且地方政府买单,一般企业申报后42天就可以完成审批,新三板的扩容速度非常惊人,目前已经超过300家企业获准挂牌,保守估计今年有望突破500家企业。”
如此便捷的程序,如此密集的政策支持,直接导致了新三板的火爆,但是国家和相关部门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高层政策调整,需要为鼓励和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创造条件。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与市场相配套的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机会的三板市场长期滞后,最终造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畸形。这是一种社会资本的浪费,不符合市场经济物要尽其用的原则。

其次,需要一个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交易平台。“高层发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主板、创业板市场虽然不断发展,但是要求太高,一般的创业者根本够不着,因此我们需要中国的“纳斯达克”,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也有机会通过社会公众的力量获得资金支持,壮大自己。”一位管理人员对黑马记者说道。
新三板的火爆恰恰反应了中小企业的渴望,而大批投资机构和券商的入驻,也让新三板的市场越来越繁荣。

第三,发展和壮大新三板的条件已经成熟。到2012年截至,新三板累积交易额就已经接近30亿元。大批企业通过新三板获得了融资机会。“是时候,把新三板推向全国了。”一位新三板的研究者对黑马记者说。

新三板企业历年融资额(万元)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和中国政商两界不少有识之士的努力,才有了中国“纳斯达克”——新三板的崛起。
洗礼——中国的纳斯达克既然有如此多的优点,那么企业又能通过这个企业得到什么呢?
为此黑马记者采访了几家上板企业,听听他们的说法。黑马记者总结了至少还有下面几个。
1、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在新三板挂牌无异于是一次巨大的曝光。对企业的品牌的树立、对人才吸引力、产品的促销以及未来的融资都是有帮助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企业信用等级的提升,一方面在新三板上,企业可以通过卷商利用做市商制度定向增加股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新三板的股权交易渠道进行股权交易。
一家企业在未上市前,能够获得的定向融资机会非常有限,就更别说可能因为非法融资导致的刑事法律风险了。但是如果一个创业者能成功地把企业搞到新三板上去,就意味着一个在券商那里开设了拥有300万元人民币账户的二级市场股民(未来说要降到50万元),就有条件通过定向融资的机会购买你企业的股份,就更别提那些时时刻刻盯着资本市场,寻找投资机会的基金和投行。
另外,通过上新三板,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信用评级,企业更容易拿到更高的银行授信额度。
未来,随着新三板股权质押制度的完善,企业的贷款、融资将变得更加便利。
2、上新三板成本低,费时少,还能拿科技园区的补贴。
新三板的上市门槛非常低。以申报条件为例:其中的第一款就是“存续满两年(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可以连续计算)”,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不管你是那一天创设,已经年满两年,且在申报前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500万注册资本)就符合了申报创业板挂牌的第一个条件。
另外,上新三板的所有成本也就100来万(改制、其它律师和会计师服务、券商、评估机构),而园区的补助可以直接覆盖这笔开支。
3、给企业估值一个客观的市场标准。过去创业公司的价值(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是很难确定的,可是新三板企业的估值可是市场说了算,通过交易市场上的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价位,因而一旦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从此之后就有了一个市场价格标准。因为新三板交易市场降低了交易单位(从原来旧三板的一万股变成一千股),允许股东人数超过股份有限公司200人的限制,市场可以参与地更加充分,价格相对较为公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