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费雷拉(Jose Ferreira)曾是终身教育服务商Kaplan的高管,后来他创立了网络培训公司Knewton。最近,他在LinkedIn上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了一些对风险投资的看法。
美国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行业之成熟,名副其实令世界侧目。但是现在情况开始变得有些迂腐了。30年前,当VC的都是管理过实业的人。而最近20年里,新鲜出炉的 MBA毕业生也开始涌入VC的队伍。我自己也是个MBA。我觉得商学院不错,(针对相应的职位)我雇人时MBA学位也确实加分。尽管如此,MBA大抵是在教人怎么往死里降低流程和投资的风险。
如今不少VC都号称他们在搜寻下一个大创意。其实他们并没有;他们只是在找衍生产物,因为相对来说投资衍生产物要安全得多。这些VC们简直对降低投资风险着了魔。一个劲儿钻研模型啊指标啊,哪儿还顾得上思考大创意和远景什么的。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那低风险的项目当然好。可其它条件往往并不一致。
VC投资时,要是老想着远离风险,很容易落入这么两个陷阱:
没风险这话顶多也就短期说说。要知道越到后面降风险的难度越是指数级飙升。一味把低风险放在高回报前面作为投资准则,只会让资金都流向那些业务更清晰直观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基本上注定不会成为突然下金蛋的丑小鸭,因为清晰的商业模式也意味着大量竞争者会涌入这个市场。结果要不就是几家巨头瓜分市场、每家都获得稳定但不怎么丰厚的回报,要不就是一家独大而剩下那些来凑热闹的全都死光(比如Groupon和它那堆山寨对手)。
任何看起来成功的投资策略,一旦被市场上的其他玩家跟进,必然会日渐式微最终没落。而就我观察,现在大部分的VC都着重甚至彻底采用低风险追逐衍生产物的策略。我们Knewton的投资者,彼得·泰尔(Peter Thiel)的创业者基金(Founders Fund), 则用了一种逆向的投资逻辑——你说其他有哪家VC会投一个旨在克隆太阳系的CYE公司阿?那次我问起这个显然更冒险的策略时,彼得跟我说:“人们总是在重复做同样的事,以为这样就保险了。我们倒觉得其实跟所有人做一样的事情反而更冒险。盲目从众很危险。”
真正的眼光可不简单哪,万分稀有。商学院那些技术统治论者也不见得比其他人好到哪儿去,所以他们就专注于他们擅长的领域:把可以量化的东西挑出来做分析并逐步优化。那显然,不容易被量化的东西他们也就顾不上了——而在创业天地里,那恰恰就是金蛋鹅和肉鸡的分水岭。现在由于这批人扎堆占领了VC界,这个行业基本也就被这种结构化思维给定性了。
我希望看到一丝传统的回归。我希望看到安分守小利的公司与下大注赌高回报的创新创业公司并存。有越多VC乐意冒风险,就会激励越多企业家大胆行事,为社会创造价值,反之亦然。集合众人之力,我们或许能重塑整个行业,不再只盯着膏药式的小修小补或是跨行搬运工式的商业模型,而更着眼于寄望能够解决世界难题的系统性方案。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