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探底回升,沪综指在创出本轮调整新低3212点后,收盘反涨1.6%报3348点,深综指则涨1.9%报1029点,成交缩11%至915亿元,创出地量。美股周一收盘微跌,周二港股小涨,人民币周二报6.9929,升61点。国际油价周一创历史新高,每桶报111.76美元。
从A股盘面看,虽然个股多数上涨,但蓝筹股走势不振,领涨的除一些新能源、农药化肥板块外,多数是小市值个股,其中奥运、创投概念股等“老面孔”引人注目,暗示市场自救性质较浓。中体、复旦复华这些股票老是上蹿下跳,笔者都看得烦了,这些个股的涨停和跌停有如家常便饭,谨慎者最好少碰。
今日下午14时30分,我国将公布很重要的经济指标,最新的分析师平均预测如下:3月PPI涨6.8%、CPI涨8.2%、零售额增19.8%、工业产值增16.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24.0%及首季GDP增10.4%。很显然,这些经济指标在交易最后半小时公布,多半会引发大盘不可预测的波动。
如果CPI公布值和预测值差不多,不确定性会消除,大盘或涨一些,但投资者不必追涨,因为该数值就算符合预测,仍然是极高的。许多人认为2月CPI涨8.7%系由雪灾引发,未来一定会回落,所以下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可能摆脱首季的低速而有所恢复。不可否认,这种判断是有依据的,只是现实情况很复杂,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并不能百分百地如此认定。
油价过高是个隐患,没人知道油价会涨到哪,如果油价过高,输入型通胀还会保持相对高位。还有个隐患未必为所有人所正视,那便是国际粮价。虽然我国粮食足以自给,但以往国内缺油而一些油企仍在拚命出口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粮食领域,所以近期我们看到有关方面在抓此事,防止内地余米从香港非法转口。
目前,世界粮食库存奇低。和其他通胀压力不一样(比如原油),粮食所引发的通胀的成因,未必如其他类型通胀一般来自于货币投放等金融因素,也未必来自于纯粹的投机炒作因素,而是来自于实实在在的供给短缺,这让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如果国际粮价继续大涨,即便我国足以自给,也难长期维持“价格洼地”,这使未来通胀因素更不可测。
这轮通胀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通胀。这轮通胀也不全是汇率问题,因为即使货币坚挺如欧元,欧洲通胀仍居于16年来最高点。正当全球央行为通胀和增长头疼时,粮价问题忽然急剧恶化,这极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不明朗因素极多时,大资金或会发动些自救行情,但很难超过4000点大关,可能连3800点也难突破,所以从中线看,大盘的机会和风险是差不多的,不存在 “以亏10%的代价去搏30%的收益”之说。因此,深套的投资者可展开自救,但总投入不多的投资者即使深套,最好也不要轻易追加投资。市场的暴利时代可能不经意间就已结束,未来期望值应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