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网上创业→新闻
    


谷歌声明原文


cye.com.cn 时间:2010-1-14 0:28:56 来源:华尔街日报 中文网 作者: 我来说两句

谷歌(Google)表示正在评估公司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并可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该公司透露,他们遭受了据信来自中国大陆的重大网络袭击。以下是由谷歌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兼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David Drummond)执笔的官方博文。

新的中国策略

就象其他许多知名组织一样,谷歌也会经常面临不同程度的网络袭击。在去年12月中旬,我们侦测到了一次来自中国、针对公司基础架构的高技术、有针对性的攻击,它导致我们的知识产权被窃。不过,事态很快变得明了,这个起初看似独立的安全事件(尽管很严重)其实背后大有不同。

 
ANDREW HARRER/BLOOMBERG NEWS
谷歌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兼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首先,并不是只有谷歌受到了攻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至少20家、涵盖领域广阔的大型公司都成为相似的攻击目标,这些公司隶属于互联网、金融、技术、媒体和化学行业。我们现在正在向这些公司通报情况,并与美国相关政府部门展开合作。

第二,我们有证据显示,攻击者的首要目标是进入中国人权活动人士的Gmail账户。我们迄今为止的调查结果让我们相信,这些攻击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只有两个Gmail账户被进入,而且其活动仅限于帐户信息,比如帐户何时创建、以及邮件标题,具体邮件内容未被染指。

第三,在与谷歌受攻击无关的整体调查中,我们发现数十个在美国、中国及欧洲的中国人权活动人士Gmail帐户经常被第三方侵入。入侵这些帐户并非经由谷歌的任何安全漏洞,而很可能是通过在用户电脑上放置网络钓鱼或恶意软件。

我们已经运用从这些袭击中获得的信息改进了基础设施和网络结构,加大对公司和客户的安全保障。对个人用户而言,我们建议大家使用可靠的杀毒和反间谍软件,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并升级网络浏览器。在点击即时信息和邮件中显示的链接、或被要求在网上提供诸如密码等个人信息时永远要保持警惕。你可以点击这里阅读谷歌提供的网络安全建议。希望更多了解此类袭击的人士可以阅读美国政府提供的报告、纳特•维伦纽夫(Nart Villeneuve)的博客以及有关间谍网络幽灵网(GhostNet)的报导。

我们采取了非常规手段与大家共享这些网络攻击信息,其原因并不只是我们发现了其中的安全和人权问题,而是因为这些信息直指言论自由这一全球更重大议题的核心。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经济改革和中国人的创业精神让上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事实上,这个伟大的国家是当今世界许多经济成就和发展的核心。

我们在2006年1月在中国推出了Google.cn,因为我们相信为中国人拓展信息获取、加大互联网开放的裨益超过了我们因在网络审查上做出让步而带来的不悦。当时我们明确表示,我们将在中国仔细监控搜索结果,并在服务中包括新的法律法规;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无法实现上述目标,那么我们将不会犹豫重新考虑我们的中国策略。

这些攻击和攻击所揭示的监视行为,以及在过去一年试图进一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使得谷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应该评估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对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因此,未来几周,公司和中国政府将讨论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运营未经过滤的搜索引擎,如果确有这种可能。我们认识到,这很可能意味着公司将不得不关闭Google.cn,以及我们在中国的办公室。

做出重新评估我们在华业务的决定是异常艰难的,而且我们知道这可能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希望说明的一点是,该决定是由公司在美国的管理团队做出的,而为Google.cn今日成功而付出了无比巨大努力的中国团队对此毫不知情,也未曾参与。我们决心以负责任的方式来解决任何可能随之产生的难题。

David Drummond, 谷歌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兼首席法律顾问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国情备忘录第九集中国脚步 ·第10届学习型中国30日举行
·郎咸平2010经济趋势班报名 ·北京SYB创业培训班1月开班
·国情备忘录第八集创新元素 ·国情备忘录第七集民生纵横
·国情备忘录第六集山水之间 ·国情备忘录第五集资源扫描
·《国情备忘录》DVD光盘预订 ·国情备忘录视频下载全集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2012年第14届中国特许加盟展览会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