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损失是中国网民,谷歌应与政治保持距离,谷歌退出了,政府轻松了,网民怎么办?什么是百度不能替代的?结局会如何? 最大的损失是中国网民
Google总是喜欢挑战想象力,出其不意。推产品如此,搞新闻如此,连公司决策也是如此。Google打算退出中国的决定,不是官方正式的决定,也不是坊间传言,而是一个高层在Google官方博客上的博文。实在是出乎意外,也令人震惊。
首先,这个事情如果成真,的确是重量级的,堪称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事件之一。而所谓重量级,不仅仅是新闻效果,更在于这个决策产生的后果。显示,如果Google真的退出中国,那么没有人在这个决定下是赢家,包括Google的竞争对手。而最大的牺牲者就是广大中国网民。
各方面的影响和损失我们下面的文章将慢慢阐述。我自己最想说的就是,即使Google真的有一肚子的委屈和冤屈,即使Google的创始人和美国总部的人都是理想主义,都是正义和公平的化身。但是,不顾全球最多数量的网民的利益和价值而关闭,这首先是极度不负责任的。
我自己虽然同时使用Google和百度,但是,在搜索非中文信息,以及在搜索高端、精华信息时候,除了Google,没有任何可以代替的。追踪互联网发展前沿,研究互联网最新趋势,编写科技中国词条,包括写作等等,Google几乎是这一切的最基本工具。失去Google,这些工作无疑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损失之大,如何评说都不过分。
所以,如果有一天,中国网民真的失去了Google,那么这个巨大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在娱乐、大众化信息搜索方面,百度有优势,但是在严肃的学术性和深度性的有价值信息的搜索方面,Google远远超越百度,也是百度无法替代的。
所以,是否关闭中国Google,首先应该问问中国网民。否则,对于Google来说,它放弃的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而首先放弃的是对于数亿网民利益和权益的最基本尊重。Google不仅仅属于一家公司商业利益,而涉及更多社会责任。
Google如果关闭中国业务,对于Google、对于产业、对于中国国家、对于百度、对于各行各业究竟将产生什么影响,容我慢慢诉说。
谷歌应把中国网民放在眼里
毫无疑问,Google是互联网领域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也是全球互联网的霸主,如果中国市场连一个Google都放不下,那肯定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对于中国、对于产业、对于网民、对于Google、对于对手,都是莫大的悲哀。
因此,如果Google真的决定关闭中国业务,那么对于一个商业公司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不理性和不明智的决策!对于Google创始人和美国高层来说,就是傲慢和偏见的决策,或者说近乎愚蠢的决策。(对于国内舆论环境妖魔化Google、中国国内竞争对手非正当竞争,以及政府互联网治理的不恰当,这些导致Google一怒冲冠的主要因素,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评说)
天大的冤屈也不能不回归理性。对于Google而言,要扮演全球互联网霸主地位,中国市场无疑是战略性的。中国互联网力量的崛起无疑是未来5-10年之内,互联网领域最大的事件。5年之内,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过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的总和。所以,那时候,评判全球互联网格局,基本上可以说,得中国市场才能得全球市场。
Google如果把一个商业问题上升为国际政治诉求,变成政治事件,无疑是极不成熟,也是极不负责任的,对于Google的损害也是巨大的。
想想看,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都在中国发展,有很成功,有很曲折的,各有各的酸甜苦辣。难得不成就Google是天下老子独一无二,无法在中国正常开展业务?Google有如此独特和牛气吗?所以,摆正自己的位置,是第一位的。
除了搜索,Google的操作系统也好,手机业务也好,平板电脑也好,中国市场都将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Google如果一怒之下,挥刀自宫,断的将不仅仅是搜索的未来,而是Google各个层面的未来。
一个商业公司如果不理智,如此对待中国的网民,如此对待中国的员工,如此对待中国的合作伙伴,那么,Google在这个事情上失分的不仅仅是现在,而是整个未来;不仅仅是短期的商业利益,而是全方面的输家。从此以后,中国的网民,中国的员工,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的普通大众,还有中国的政府,将会如何看待Google?
如果,Google作为一个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巨头,应该理性、理智、负责任地决策。这样的话,Google就不会如此不成熟,不会如此冲动,不会如此轻率。
所以,千言万语,最核心的一点:即使不考虑自己的利益,Google两位伟大的创始人和诸多美国总部的高层,请你们心中首先将中国数亿网民放在眼里!先放下你们高贵的正义感和使命感,担当起最基本的责任!
当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竞争对手,也需要好好反省。如果给Google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做到的。为着各种目的而妖魔化Google的种种行为应该受到所有网民的唾弃!应该休矣!
总之,Google在中国遭遇一些不公,是应该同情和支持。但是因此决定退出,则首先是Google的不负责任。不公正的事情可以经过更好的沟通和努力,可以得到改进和解决。但是,退出中国市场,就是一个不可挽回的巨大错误。
中国需要Google,中国也可以包容Google。反之也应该,Google也可以包容中国,Google也需要中国。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谷歌退出百度也输
Google决定退出中国无疑是意气用事,显示这个互联网巨头很不成熟的一面,也显示创始人和高层对中国网民的傲慢和偏见。对于Google而言,无疑是挥刀自宫,自损无穷。但是,这个决定的输家远远不止是Google。可以说,这个事件如果成为现实,那么就没有赢家!
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的中国网民是最大输家,除此之外,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将大大受到损害,损害程度将超过我们目前的想象。一个让Google都无法立足的国家,开创了全球的新纪元。所以中国这些年建立起来的美好想象,无疑会大打折扣。对于这个事件,大家众口一词的责任肯定都会指向政府,包括Google,包括网民,包括业界,包括全球各国的人民。而这个失分将不是短期一次性的,而长期发酵。中国形象很可能因为这次事件而变成全球的一个封闭性的符号。所以,这次事件如果说有唯一的胜利者的话,那就是那些长期对中国有异见和对抗的人们,他们会畅怀大笑。
另外的赢家可能大家都会指向百度。Google退出,百度自然渔翁得利,自然接收Google的市场份额。但是,一家独大的百度,绝对垄断市场,失去正常竞争环境,很可能很快因福得祸:失去竞争对手,绝对的垄断必将引起网民、业界和各领域的全面抵触和不满。更重要的是,失去竞争压力的百度,将会更好对待网民、对待客户、对待业界、对待各方面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百度将需要组建一支庞大的律师队伍来应对此起彼伏的反垄断法。
有了Google这个对手存在,百度是民族互联网企业的骄傲,失去了Google的参照,百度就将从这个民族英雄的宝座上跌落下来。有了Google作为学习、参照和激励,百度走到了今天,能够如此成就,Google功利最大。失去了Google的压力,百度前进的动力将受到极大削弱。
与Google的口碑相比,在各个领域,大家在百度身上积累的怨恨其实已经非常巨大。Google退出,必将引发这些积怨的总爆发。所以,本质上,Google是百度最好的敌人,也是最好的朋友!失掉Google,百度将失掉很多独特的资本和理由!
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外的企业走进来;中国人获取国外信息(毕竟,全球互联网上中文信息还是很薄弱的),国外人士获取中国的信息,Google是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失却这个平台,我们的互联网将因此失去巨大的使用价值。也将直接影响到很多企业、很多行业的切身利益。
迄今为止,Google是互联网精神最好的体现,开放、自由、创新、共享等等,这些互联网精神的内核在Google身上一直很好发扬。所以,Google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Google的发展,对于中国互联网是很好的参照,很好的推动。
一个失去Google的互联网市场,还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吗?还能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应用中心和创新中心吗?还能成为一个公平竞争、创新活跃和良性健康发展的互联网市场吗?我深表怀疑。
为什么要发生这样一件大家共输的事情?不可理喻,也不应该成为真实。
谷歌应该与政治保持距离
Google扬言退出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同情。Google是互联网领域最值得尊敬的公司,远比国内一些互联网的暴发户可爱可敬。最近几年,Google在中国被各种力量妖魔化,实在是让人为Google抱不平。我们都是Google的忠实用户,都从Google产品的使用中受益匪浅,都是Google坚定的支持者。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Google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遇到很多事情,除了别人的问题之外,其实更应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尤其是,作为一个商业公司,Google应该与政治保持距离。而不应该屡屡将事情诉诸政治,演变成为政治事件,超越了一个商业公司的基本定位。其实是不明智,也是不合理的。Google作为一个公司,是为网民和客户服务的,首先要将网民和客户服务好作为第一要旨。而如何让公司适应中国的环境,如何适应中国本土的法律政策和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公司基本的任务。但是,Google的情绪化反映往往忽略这个基本原则,而且屡屡上升到政治层面。
Google美国总部总是喜欢打政治牌,关键在于对中国的傲慢和偏见。对于中国Google管理层的不重视。Google创始人在中国当然是无数人的偶像,但是,从他们十年来的多次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中国显然是有着明显的傲慢和偏见。他们从来没有来过中国这个如此重要的市场。谈到中国,经常是让中国Google本地的管理层都大吃一惊的话语,不是帮忙,而是帮倒忙,需要本土人士忙着救火。“自我”之大,大过了商业公司的基本定位,大过了它所服务的网民与客户。似乎往往为了情绪上图一时之快。表面上是价值观的冲突,实质上还是没有把中国市场和中国网民放在应该的位置上。
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中国发展,都需要适应中国环境,英特尔如此,微软如此,Google也不能例外。Google的文化再大,再强,也不能高于一个国家。虽然Google从事的事业,更加敏感,更加微妙。那么,如何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如何融入中国的主流,如何赢得更多的合作伙伴,如何在中国发挥更大的建设性,都需要Google学会更强的沟通能力,更开放的心态。很多跨国企业,都是Google学习的榜样。
目前,我们首先只能先尊重一个国家,适应环境,然后通过发展,引领变革,实现理想。发展才是硬道理,为网民更好服务才是硬道理,也才是Google价值体现。拍拍一走了之,这种轻率不值得我们喝彩。
中国有中国的现实,中国有中国的问题。但是,美国也有美国的问题。只是大家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Google所说的那些遭遇,都是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的。退出显然是最差的一种。即使对中国政策不满,那一退了之,政府互联网监管更省心了,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广大网民怎么办?
越困难越要前行,这是唯一负责任的态度。越有挑战,越要表现更卓越,这才是真正互联网的精神。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就是如此不平凡地闯过来的,才有了4亿网民的辉煌成就。让更多的中国人可以上网,让更多的人更好使用互联网,这是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使命,也完全应该成为Google在中国的使命。
要是大家都像Google这样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甩手不干了,那么现在中国互联网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啊,我们的政府应该善待Google这样的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毕竟Google完全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建设性的力量。另外,Google的创始人和高层们,应该多来中国走走,多与中国政府、中国用户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交交朋友,彼此增强了解,增强信任。要在中国发展,要适应中国,喜欢中国,热爱中国。
所以,目前最需要做的,不是施加政治压力,而是Google的创始人和总部高层,真正放下自己的身架,放下自己的心态。用冷静、客观、友好、建设性的眼光好好看看中国。Google中国的事情决策,要首先与中国政府沟通,与中国管理层沟通,与中国公司员工沟通,与中国用户沟通,与中国合作伙伴沟通,然后再理性做决策。
想想看,一个关于中国业务如此重大的决策,居然都没有中国公司相关人员参与,这是什么样的公司行为?一个公司如果以自己的影响力和庞大的网民作为筹码,通过政治化来给一个政府施加压力,这样的公司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总之,远离政治,别热衷做政治文章。回归用户,关注普通网民,回归商业,立足长远,这是一个领袖型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显然,目前为止,Google这方面还没有得分。Google的问题值得我们同情和支持,但是Google的退出,Google的轻率政治化,却应该受到责备!最终适得其反。
网民怎么办?
Google宣称退出,网民是如此同情以至于失却了深入思考。Google真的退出了,轻松了;政府监管省了一事,也轻松了,乐享其成。可是,我们网民怎么办?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的确,Google在中国每年大概不到5亿美元的收入,在Google全球200多亿美元的总收入中大概只占到2%,退出中国的确不损害整体的业绩。看起来也真有点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这种心态一方面没有真正考虑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说明总部对中国市场骨子里就不重视;另一方面也根本不把中国数亿网民真正放在心上,他们心中远大的理想远比中国数亿网民更加重要,更加伟大。
十多年来,作为全程经历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的人来说,我们对于各种困难和挑战已经近乎麻木了。因为,中国互联网之路就是在无数的非理性的困难面前一步步走出来的。要是都像Google这样脆弱,都像Google这样神圣,那做互联网的人们早就多少次可以甩手不干了。
那大家都因为对于现实和现状的不满而一退了之,今天的互联网成绩怎么可能实现?今天四亿网民如何能够成为现实,下一个四亿网民如何实现?

Google股价实时走势

百度股价实时走势
再大的困难,再多的挑战,我们都要坚定走下去。因为,我们坚信互联网对于中国崛起的意义,因为我们坚信互联网对于每一个普通大众的意义,因为我们坚信,互联网是推进中国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
我想走到今天的互联网公司,都多多少少有这份理想在心里。有了这份心理,委屈和困难都是可以挺过去的。再保守后退,再反互联网精神的力量,都不可能真正改变中国互联网前进的步伐。
Google退出中国,实质上是抛弃了中国网民、中国用户。没有中国,Google的未来是不可能完整的。
所以说,如果Google真的退出,我们只有责备!说明Google没有把真正的互联网精神贯彻到中国市场,说明Google没有把真正的创业精神带入到中国公司,说明Google创始人和高层所谓的理想和使命并不把中国的用户纳入其中,而充满狭隘!
只要让中国下一个四亿,再下一个四亿成为网民,才是最大的理想,和最高的使命!

Google股价历史走势

百度股价历史走势
什么是百度不能代替的?
Google如果退出,对于中国网民的损失究竟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不是简单的由百度替代,由百度接收市场份额的问题。
至少,以下几个方面是百度不可能替代Google的:
1、首先,最重要的是,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还是英文主导,中文信息相对有限。尤其是深度的、有价值的信息,中文内容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中文之外的信息,还是高端网民的重要应用。百度能够帮助我们获取中文信息,而中文以外的信息,失去了Google,我们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如果我们无法顺畅获取全球最有价值的非中文信息,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对于中国网民来说,将大大降低。这将是中国互联网应用的一次大退步;
2、其次,百度市场份额远远高于Google,很多程度上是因为百度更能满足中国普通大众网民对于娱乐化、生活化信息的需求。而真正像我这样的互联网用户,搞研究、了解趋势、查询论文、搜索深度内容,主要依靠Google,而百度在这方面与Google存在很多差距。所以,如果没有了Google,那么中国互联网的精彩将逊色很多;
3、中国在全球崛起,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国外企业要走进来;中国软实力要传播出去,国外的精彩要进来等等。通过互联网沟通全球,架接国内与国外方面,Google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平台。绝对不是百度可以简单替代的;
4、Google的创新不仅仅在于搜索,它还要大力推浏览器,推操作系统,推新型手机,推平板电脑等等,这些都可能会给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激活中国TMT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能力。Google退出,那它其他产品的推动将失去基本的动力;
5、更重要的是,Google代表了互联网的精神和创新力量。这股力量对于营造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生态至关重要。如果Google也彻底退出,那么中国互联网基本上变成本土企业的自娱自乐。失去Google的参照,国内互联网公司将进一步同质化,竞争手段将进一步下三路,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规则将更加遭遇挑战,产业生态必将更加恶化,沦为很多传统产业差不多的局面。这也是百度不可能替代的!
还有更多,就不多说了。总之,没人会因为Google退出而受益的。
政府怎么办?
Google果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公司。如此天大的事情,让一篇博文来放炮,挺有创新。估计这也是Google官方博客开通以来最“大”的一次应用。这也好,不是通过传言,也不是通过官方新闻,而是通过一个资深副总裁的博文来放出声音。既不像纯个人观点,也不是正式官方决定。留着进可攻、退可守的余地。只是,这次Google选择的对手,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什么人物,而显然是中国政府。
一个企业选择政府作为较劲的对象,显然不是自己认知和定位的错误,也是不理智的选择。这种危险的游戏大概也只有Google敢于如此玩。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变成全球轰动性的新闻事件,我们来猜想一下政府将会怎么办?
显然,Google选择退出,是谁也意想不到的,政府部门的人也肯定一时没有反映过来,而需要时间来好好消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政府肯定不希望Google退出真的成为现实,就像Google作为一个企业也不可能真想放弃中国市场一样。
毕竟,作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旗帜,Google真的退出中国市场,那么对于国家形象和政府声誉都会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而且会有长期的负面影响。不管我们政府的监管这一次被人视为如何的简单粗暴,但是基本的共识和出发点还是不会改变的:还是要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让互联网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一点上,Google和政府没有任何冲突之处。Google对于中国的价值,对于网民的价值,对于社会的价值,对于产业的价值,其积极意义任何人不会质疑。所以,有Google的中国互联网肯定是更好的互联网。如果Google有良好的心态,能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我相信政府也会很大度,也会很建设性。毕竟,让Google真的离开中国,我们会是名利双输。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从Google总部的行为看,中国Google公司已经被他们简单地休克了,基本不可能代表Google了。而美国总部写出如此博文,想必也是牛气哄哄,架势十足。这个阵势看来也不是有诚意要好好沟通的。中国Google失去了发言权和代表权,而Google总部自己不放下架子,不拿出诚意,难得还要政府去积极主动和Google总部去沟通?那不相当于Google总部把自己当作美国政府的高度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没有过不去的坎,Google在中国的遭遇,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大家都一样需要遵守政策和法律,都得适应突如其来运动式的互联网整顿。就像住在北京都要经历这个寒冷的冬天一样。并不是Google受到了特别的对待。就像中国互联网公司要去美国发展,也得承受美国政策和法律的限制一样。Google大可不必抱着受害者的心态。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很多困难都是必然要承受和解决的。
所以,大家都会希望Google事件最终能有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最好能够皆大欢喜:Google继续承诺中国市场的投入,而且更加重视,而政府也友好坦诚,承诺公平合理竞争。当然,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愿望能否成为现实,最终取决于当事者的诚意,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对中国网民的诚意,对中国的诚意。
拭目以待!
(我们仅仅从道义和情绪发泄出发,那尽可能为Google退出喝彩和欢呼,但是,站在一个网民的角度,Google真的退出,我们都得承受真实的损失,所以,理性面对事态发展,还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