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一直将自己视为社交领域的革新者,而非企业家。他希望凭借Facebook来改变全球的社交沟通方式。Facebook的座右铭是“让世界沟通更加开放和紧密”,更是扎克伯格本人的个人信仰。他坚信Facebook可以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并希望用户通过使用Facebook而使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效率。因此Facebook做出的每个重要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会以短期赢利为目标,而是以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为出发点。
扎克伯格要求Facebook不断向前发展的思维定式似乎有点与理想偏执狂的想法类似。但他认为,一旦Facebook停止改变,曾经如Facebook初期一样微不足道的创业公司很可能会突然崛起并侵吞Facebook的市场份额。
3、Facebook用户曾竭力反对“好友动态”功能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Facebook依然在其引发的隐私争议中不断成长。2006年9月Facebook推出了“好友动态”(News Feed)功能,引发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关于用户隐私权的争议。该功能将每个用户的最新信息发送给其所有的好友进行分享。尽管当时有10%的Facebook用户加入到了反对Facebook新功能的行列中,但“好友动态”功能目前已经成为Facebook网站最受欢迎的支柱功能。今天,“好友动态”功能甚至成为Facebook的代名词。
多数Facebook用户不太注意个人隐私权的另一表现就是他们同样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部分原因可能是很多用户的潜在竞争意识在作祟,认为广交朋友可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部分此类用户则是由于不知如何礼貌地拒绝请求而接受了陌生人的邀请。然而在Facebook上将对方加为好友却意味着对方可以看到自己的个人信息。
在信息安全公司Sophos的一项实验中,Sophos随机邀请Facebook用户将名为Freddi Staur的用户加为好友,而除了一张绿色塑料青蛙照片外Freddi Staur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个人资料。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41%的Facebook用户依然将其添加为好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