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之社会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已是有目共睹之现象。从“荤段子”短信流行,骚扰信息不断,网络脱星露点蹿红、恶搞经典等等之乱相,无不挑战社会公德和核心价值观的底线。低俗文化在人们的啐骂中却越来越叫座,“兽门”“艳门”等在人们的声讨中却层出不穷,主角们甚至还一脱成名,红得发紫。以丑为美,拿肉麻当有趣,猎奇和猥琐地片面追求感官刺激,赤裸裸的表现人欲望东西大行其道,越来越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台,要占领主流阵地。笔者不禁要问:难到真得是曲高和寡,不低俗就不受人欢迎吗?
“俗”的本意是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雅相对,而“低俗”是指违反社会公德、低级趣味、格调不高。“媚俗”就是迎合俗,追逐俗。
笔者以为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复杂的人性中就有俗的一面,会对别人的隐私感兴趣,对俗的东西趋之若鹜,这就是低俗的“土壤”。还有商品经济中市场很容易去迎合这一潜在需求。说白了,俗的东西有人就是爱看,有人看就自然有人会去表演。不雅照和视频为什么能传播得那么广泛,就是很多人都是一边骂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再就是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传播作用。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亿多为世界最多,网站总数也达70多万家。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俗的东西可以一夜之间广为传播,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低俗文化、低俗价值取向已经对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谐,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成长造面极大的危害,这与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是背道而驰的,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甚至是有害于我们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的。俗的东西经过广泛的传播,会使社会核心价值观遭到扭曲,拉低或者冲破社会道德底线。
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迫在眉睫已经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首先是行业自律,自律不仅仅是基于自己本身的价值选择而产生的自律,自律也是一个互相监督的结果。行业自律则意味着在网络业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形成一种默契,一旦违规,就会付出代价.主观上我们当然希望低俗完全消失,但客观地说历史上却从未消失过,且以后也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多元化和核心价值观永远是并存的。我们要做的是倡导主流价值观,把低俗掌控在一定范围之内。
目前,网络业界和传媒业要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并做出努力,摒弃低俗。国家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说易行难,堵不是方法,也睹不住,最好的方法是疏导引导,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高雅的文化氛围。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