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市场化,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大胆地让国外企业过来,让国内企业走出去
张亚勤最近正在看一本叫做《创业的国度》的书,“这本书讲的是以色列——这个仅有710万人口的小国,如何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创新国家”。3年前,张亚勤曾在以色列访问过一星期,“被这个民族的智慧和坚毅深深打动”。“在那里,无论是大企业工程师或小公司创业者,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思想体和创新源,有批判性思维,不断提出质疑,平等地争论,独立思考,完全凭技术解决问题。”在他看来,这些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业而言,都有借鉴意义。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互联网界目前的创新力现状?有人说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模式都是在复制美国,您怎样看待?
张亚勤:的确,过去10至15年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基本是在模仿美国,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都是如此。不过,这不只是发生在中国,事实上,大多数国家在互联网创新方面,都在跟随美国。
此外要看到,在模仿之后,中国互联网并非没有创新,在更加了解本地用户、基于本土文化、适应政府政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如,腾讯的虚拟货币就比美国做得程度要深,百度的贴吧也是谷歌所没有的,新浪微博在界面设置、多媒体应用等方面都比推特做得更好。同样,开心网、校内网等与facebook相比也有创新之处。这些“微创新”同样有其价值所在。
当然,如果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底层的基础的平台创新才是核心所在。
记者:那您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步的发展前景如何?
张亚勤:我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黄金期”。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网民数量的增长是中国互联网创新最大的优势。
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百亿,跨进了世界级企业的行列,也在影响着全球用户。在美国,也有人用百度搜索,用淘宝购物,用QQ交友。这些企业的影响、市值、未来潜力都很被看好。
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我比较乐观。成长中的烦恼是可以被治愈的。风险投资、国际化、竞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慢慢被解决。创新也会随着成长慢慢打开。
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下一步发展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市场化,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大胆地让国外企业过来,让国内企业走出去,要相信中国的创业和创新力量。
记者:对创新而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孰轻孰重?
张亚勤:两者都很重要。创新是一定要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现在为找到这种途径,技术可能显得更重要一些。有时候一些方向和创意大家显然都看到了,看到之后,怎样在技术上去实现它可能更重要。
记者:下一步中国的创新可能会在哪些方面?
张亚勤:社交网络、移动互联、视频等方面可能会有大的突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