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网上创业→新闻
    


中国互联网告别“人口红利”时代


cye.com.cn 时间:2010-12-22 12:03:33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中国互联网会迎来“失去的十年”吗?现在看来,这并非只是一种忧虑,它很可能会是即将发生的事实。

你可以说,野蛮生长十余年的中国互联网,终于站在了新的历史拐点上—“跑马圈地”渐进尾声,“抄袭模仿”行将没落。而这一切,大都与“人口红利”即将终结紧密相关,那曾是支撑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常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概念,是说某一阶段社会中的适龄劳动人口多,老人和儿童少,会出现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类似时期,由于适龄网民非常多、跳跃式的现代化进程等原因,上网人数在短短几年内急剧增加,一大批公司享受了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得以飞速发展。

然而,安享“红利”的好日子总会过去。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增速从2007年的53%一路放缓到2010年的25%,而且预计未来三年将继续放缓至8.5%。到2012年底,中国网民的总量大约达到6亿,相对于6亿的市场规模,个位数的增长率,几乎变成自然增长,单靠新增网民数量不足以支撑公司业绩如以前那样快速增长。

“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中国互联网业,将如何应对?

“全服务”告急

在乐享“红利”的年头,互联网公司很容易做到衣食无忧。

在刚结束的互联网“黄金三年”中,如果一个公司的用户增长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即使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没有提高,市场份额也会提高,业绩也不错,例如腾讯。

另外两种情形是,如果公司的用户增长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ARPU值有所提高,尽管市场份额很难增加,但业绩也不会难看,如盛大;假如用户增长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且ARPU值同时下降,虽然总产值和利润增加,但也可能出现市场份额下降,如新浪、搜狐。

由此可见,要么提高用户增长率,要么提高ARPU值,这是人口红利时代互联网公司保持业绩增速的两大法宝。到了“后人口红利”时代,一方面获取新增用户的成本大幅增加,一方面用户增长放缓,提高ARPU值遂成了保持业绩增速的不二法门。

腾讯已为此付出“代价”。

2010年6月中旬,腾讯港股在一周内暴跌近两成,市值缩水约470亿港元,同期恒生指数则上升1.5%。高盛随即发布报告称,腾讯自2008年以来已没有推出新游戏,这将妨碍公司业务的增长,甚至出现倒退。在发布对增长率构成大幅提振的大型游戏产品前,腾讯将进一步出现季节性及环比增长放缓。

腾讯业绩增长放缓,与过度依赖用户增长有着直接关系,没有新游戏吸引新增用户,必然导致业绩增长放缓。如果把腾讯历年的QQ在线人数和盈利状况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两条上升曲线居然几乎重合,也就是说腾讯的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于用户增长,而在ARPU值这样的关键指标上,10年来几乎没有进步。

不单单腾讯,其它领域(门户、搜索、网游等)也出现了业绩增长放缓趋势。互联网观察人士刘兴亮对本刊表示:“根本原因还是与缺乏创新、过度依赖用户增长的全服务模式有关。”

此前,在人口红利的催化下,互联网巨头们纷纷从各自专注的领域向外扩张,打造全服务模式。该模式的好处在于,公司依靠原有优势每推出一项新服务,进入一块新领域,就能迅速扩大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

在互联网历史上,曾经或正在尝试全服务模式的有雅虎和谷歌两家。腾讯和新浪等门户主要是沿着雅虎模式前进,腾讯是从IM扩展到全服务模式,新浪则从新闻扩展到全服务模式。而百度主要模仿谷歌的做法,从搜索扩展到全服务模式,走多平台道路,而且追逐热点,例如视频(奇艺)、SNS(贴吧)之类。

跑马圈地的结果是,原本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公司,相互模仿,千人一面,不知不觉已经侵入对方的领域,形成恶性竞争。“你说现在3Q大战的背后深层原因有没有人口红利减少的原因?你会发现大家不择手段地恶性竞争。为什么?周鸿祎其实说得很形象,‘腾讯什么都是老大,那我还没有活路了?你现在弄我的安全领域,那我就开始玩狠的。’”互联网分析人士谢文对本刊说。如果说,全服务模式在人口红利时代还可相安无事的话,在“后人口红利”时代,类似“3Q风波”的事情,只能更加频繁。

全服务模式带来的另外一个严重后果是,只顾跑马圈地,无暇深耕细作,创新的环境和能力严重缺失。因为任何一个创新产品的出现,都会得到巨头的关注,只要有成功的苗头,它们就大肆跟进,这对于创新者无疑是伤害。巨头不用创新,蚂蚁不敢创新,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噩梦”。至今,中国互联网仍缺乏行业性、世界级的创新,便是明证。在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的互联网世界,创新的重要性还需要解释或质疑吗?

你或许该问:如何创新,如何鼓励创新?苹果和Facebook给出了答案。这是两个对外开放的平台,所有机构和个人,都可以通过该平台把自己的创新应用分享出来,当然,收益与平台拥有者分成。这是对雅虎模式的颠覆,也比谷歌模式在鼓励外部创新上更进一步。在谢文看来,“无论腾讯还是新浪,在Facebook那里,也只能算是一个应用而已。”


显然,腾讯新浪们不甘于此。在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马化腾宣布:“从今天,2010年12月5日起,腾讯公司将步入为期半年的战略转型筹备期,转型的原则是开放和分享。我们希望这是一次慎重、彻底、完整的转型。我们通过开放平台,让每个企业,甚至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价值贡献者,并且从中获益。”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2010金科创业行天下●创投沙龙 ·《创业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挑战赛
·BTV《成长在北京》融资对接报名 ·人大明德女性硕士研修班
·YBC青年创业大讲堂将举行 ·3月25井冈山红色领军之道
·吉林通化3500亩用材林转让或合作 ·《中国教育机构名录》网上订购
·14日董进宇博士北京演讲 ·3月卓越领导力总裁训练营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