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敌入侵
以Groupon为雏形的新型网络团购企业在国内不断涌现,使行业的生存空间变小,最终走向“赔本赚吆喝”的窘境。与Groupon抽取30%~50%高额佣金相比,国内网络团购企业的佣金平均在10%左右。而为了“先发制人”,许多企业为赢得商户认同,甚至免费做推广,亏本做买卖,从而使团购行业市场这块原本肥沃的土地开始变得一片狼藉。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年底,国内团购从业者并不愿听到的消息传来:“团购鼻祖” 美国Groupon高调入华并准备和腾讯成立合资公司。尽管这一消息还未得到双方证实,但已经引发了团购行业的集体震动。为此,拉手网CEO吴波、满座网CEO冯晓海、F团CEO林宁,以及58同城、酷团和一批团购导航公司的代表针对Groupon入华达成了一个口头联盟协议。
据悉,联盟协议初步约定:团购公司之间不得互相攻击,不盲目拉高推广成本;不恶意挖角,要注重团队建设、维护好本公司人才。冯晓海告诉记者,现在“Groupon”已在全国找了大概十家猎头公司到各个公司挖人,这是Groupon进军异地市场时的一贯作风:即先收购当地团购公司和团队,同时不惜重金进行市场推广,客观上造成了当地市场成本、价格高涨。这些特征在Groupon进军日本、新加坡等市场时已有显现,且被行业人称为“焦土政策”,即在无法并购的情况下先把公司的人掏空,那么这个公司就被搞垮了。
对于Groupon入华,吴波表示,肯定将抬高团购成本。“Groupon是拿着坦克和导弹来的,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的团队和经营在他们之前,中国团购市场的一些创新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很难再有创新了。”吴波说。
但不可回避的是:Groupon将再次拉开团购网血战的序幕,并且将第一刀就砍向了21世纪企业最重要的法宝 人才。对于本土的团购网站来说,2011年的战火将继续蔓延,谁能留住“用户”这滴血,谁将能挺到最后
关键词:团购
事件 千团大战、Groupon入侵
观点 行业从一开始就变成了红海
数据 平均每日新增10.5家团购网站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