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央行公示了17家申报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1月30日又突然增加4家待选企业。而今,春节长假已过,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拿到“身份证”只是时间问题,而这必将促使整个互联网支付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引发一场支付企业的生存混战。面对支付宝的一骑绝尘,部分企业选择绕道网购支付,杀入更为细分的企业理财结算领域。
巨头控制
网购支付市场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二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57亿,而网民的喜好也渐渐从网络娱乐转向网络商务。以网络购物、网络支付和网上银行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应用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另一份来自易观国际的分析数据显示,在线支付市场规模增速将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去年实现交易规模10858亿元,预计今年交易规模将达到 17200亿元,到2013年,中国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6460亿元,互联网在线注册账户规模将达到13.22亿。
日益上升的网络支付市场也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但被网民普遍熟知的支付业务却往往是网络购物和水电煤缴费。伴随淘宝网的等购物网站的兴起,支付宝等网购交易为主的支付企业迅速占领市场。根据易观国际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依然保持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支付宝以51.2%的市场份额稳占半壁江山,与财付通合力拿下七成以上市场份额。
事实上,无论是支付宝还是财付通,在业界普遍看来,多依赖淘宝网、拍拍网等各自网购平台实现扩张,而包括新浪新付通、网易网易宝、百度百付宝、盛大盛付通等依托互联网巨头的支付工具已经入局,且主要针对“散户”支付市场,让许多中小支付企业压力倍增。
值得注意的是,除支付宝等传统巨头占优势的网购支付领域,一种主要面向企业客户的新支付模式——理财型支付也正在逐渐兴起,目前主要体现在基金销售的支付结算业务等方面。
这或许能成为其他支付企业的出路。
“企业级”
在线支付先赚钱
但交易规模连年增加的同时,业内人士更加关注各家的商业模式。有分析人士指出,拥有庞大个人用户群的支付宝无疑在网络购物领域绝对领先,但盈利模式至今仍是困扰:以免费策略打天下的支付宝、财付通无法直接向个人用户收费。支付宝如果走广告路线,那无疑和大淘宝策略撞车,让盈利之路更加曲折。
而另一类支付公司如快钱、汇付天下,则是走行业客户模式,为产业链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方案。汇付天下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汇付天下等行业客户模式的支付企业盈利模式已经成熟。“向企业客户提供在线支付、结算服务,根据交易量收取手续费,普遍标准是6%。。”
据悉,这类模式目前已在航空票务、基金理财等领域取得一定成功。航空业内人士透露,在线支付结算已经占到航空票务交易量的35%以上,并呈继续增长趋势。以2009年航空票务2000亿元交易规模和支付企业6%。的手续费算,对应在线支付交易量在700亿元以上,从事这一业务的支付企业能够直接从中获取4.2亿元纯收入。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看到企业客户支付业务赚钱的“可行性”,去年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是一些老牌支付公司包括支付宝也纷纷杀入产业链支付领域,而这也引发了一定的价格战,“支付宝等企业拿出更低的手续费甚至不收费来拉拢企业客户”。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易观国际预测,2011年的支付产业趋势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基金等金融支付领域。除了汇付天下、通联支付以外,预计将有更多支付公司进入该领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