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一波电子商务企业的上市,再次搅动了产业界的神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商务日益广泛的应用显著地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并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建立新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徐晓兰认为,电子商务将改变世界,国家应该加大电子商务的投入。
物流、诚信难题
资源在不同部门,因此共享很难
《21世纪》:你怎么看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规模?
徐晓兰:未来5-10年,预计我国电子商务还将有5-10倍的成长空间,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消费者将从2009年的1.5亿人增长至5亿人,网上零售交易额将从2009年的2630亿元增长至200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从2009年的2.1%增长至7%。
《21世纪》:对于目前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物流、诚信等问题,你有何建议?
徐晓兰: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共享不够,国家对物流业专门成立了协调机构,比如民航、航空、公路都有协调机构,但现在来看,协调机构应该说不是特别完善。资源在不同部门,因此共享很难。
二是物流产业本身比较分散,门槛比较低、服务又跟不上,因此春节前电子商务井喷的状况下,整个物流业的服务就跟不上了。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定是一个趋势,接下来会以井喷的方式发展,所以相关联的服务业要做好准备,比如物流服务业就要改变自己,创新自己。
《21世纪》:对于电子商务的移动化无线化,你认为机会和问题分别在哪?
徐晓兰:这是发展趋势,新的技术必然会带来新的应用。八年前我去韩国,他们的手机去超市一刷,不用信用卡。这样的技术服务模式,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捷。
当然,它跟网上银行一样,面临安全的问题,有些用户是预付费,有些则是先花后付,这就牵扯到信用的问题、诚信的问题。当时中国移动有个调查结果,一年坏账的话费大概好几个亿,因此支付安全是个问题。网上银行、移动支付都是牵扯到全民的诚信建设,也就是基础诚信体系的建设。
在很多国家,诚信很重要,一个人诚信没有了,工作、住房、贷款会有压力,而我们全社会的诚信体系还不完善。全民诚信体系的建设,这几年有了一些进步,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全民诚信体系不健全,监管机构担心有风险,就会带来很多问题。
《21世纪》:既然诚信体系不健全,为什么你建议建设网上银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徐晓兰:不是说诚信体系还不完全完善,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作为政协委员的提案要一直坚持不懈,比如个税调整,我参加的第一次会议,我们就提到个税的调整,但是我们坚持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了,个税调整的方案终于落地了。
我们在推动网上银行建设的过程中,势必就会带动诚信体系的建设,两者是关联的。网上银行试点,势必就会促进监管机构对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力度,这是相辅相成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