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站挥之不去
2010年,除了网购木马,对网购用户安全造成主要威胁的方式当属钓鱼网站。钓鱼网站是“病毒集团”互联网化转型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目前为止黑客所采取的最直接的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新增钓鱼网站数量明显一路走高。由于购物网站是互联网上资金流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购物类网站是钓鱼网站最钟爱的欺诈目标之一。据了解,如果一个钓鱼网站仿冒某些购物网站时做得比较逼真,挂上去的商品非常畅销且价格极具诱惑,钓鱼网站每个月可以成功进行几百次诈骗,非法敛财数十万元。目前来看,钓鱼网站仍然是主要威胁。
“病毒集团”暴利惊人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病毒集团”也开始谋划转型,盯上网购市场。
专家分析,2010年,网络欺诈成为“病毒集团”的业务重心。从制作传播网购木马、钓鱼网站,到利用网络购物平台实施诈骗,再通过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病毒集团”的黑色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揭开了“病毒集团”的组织架构及操作手法。据称,“病毒集团”内部架构类似一般公司,包含销售部、产品部和市场推广部等。有人专门负责联系广告主或者一些需要推广购物网站的厂商;有人编写各种木马程序;还有人负责将这些木马传播出去,需要联系一些广告联盟或者中小网站。
这位知情人士坦言,“病毒集团”起初将重点放在了盗取网游账号上,再将偷来的虚拟物品在网游装备交易平台来变现。因为盗取的是虚拟物品,木马作者也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近几年,网购成为网民最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上消费,流经网络的钱越来越多,“病毒集团”也越来越多地将手伸进了网民的电子钱包,想方设法直接将用户引到钓鱼网站,盗取中毒用户的财产。
另据了解,“病毒集团”与正常的购物网站也有两种合作方式,操作手段一般是在网民电脑桌面生成购物网站的快捷方式。“病毒集团”通过网民点击赚取流量,按流量计费;或者形成订单后,按比例分成。按照金山云安全系统统计显示,主要的“病毒集团”每天可感染约20万台PC,仅流量收入一项,一年可获利2亿元左右。而流量收入,仅仅是病毒产业链收入的一部分。有些“病毒集团”每年获取非法收益高达数亿元。“病毒集团”的行动非常隐蔽,经常更换IP地址,打击“病毒集团”不仅需要安全厂商,而且还需要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全力配合。如何打造安全健康的网络购物环境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