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购物这一新消费模式的日益火爆,网络售假这一新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于在实体购物环境下尚显弱势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在虚拟的更为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又该如何维权
日前,作为中国美体内衣行业十大品牌之一的“芳奈儿”指责淘宝网有4000余家网店售假,并将淘宝网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无独有偶,2010年9月,经过两年多的审理,法国巴黎某法院最终二审认定eBay因允许网络用户销售假冒LV产品而构成侵权,但却将赔偿金额由3850万欧元大幅削减为570万欧元。
国内外一系列的类似案件表明,随着网络购物这一新消费模式的日益火爆,网络售假这一新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然而,知名品牌维权尚且如此艰难,那么对于在实体购物环境下尚显弱势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在虚拟的更为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又该如何维权呢?
可要求直接侵权人商家承担责任
这是消费者最容易想到的一种维权方法:谁销售了假冒伪劣产品即向谁主张责任。道理十分简单,商家的售假行为在直接侵犯了权利人版权、商标权等权利的同时也必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
对于这种维权方法,消费者最好在网络直销模式下使用。目前B2C在线交易主要有两种类型:网络直销模式和中介模式。网络直销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网络平台直接向客户或消费者销售商品,如京东商城、新蛋网等。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者同时也是该平台所搭载的电子商务的经营者,主体具有同一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犯,即可通过网络平台上显示的工信部和公安部的认证和备案信息迅速准确地找到责任主体。此外,在网络直销模式下,经营者一般具有法人资格,专业从事电子商务业务,设有专门的客户服务部门或人员,消费者索赔方便又高效。
然而,在电子商务中介经营模式下,这种维权方法会暴露出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表现为责任主体往往难以确认。因为在中介模式下,商户使用的并不是自己经营的网络交易平台,商户的信息无法在网络上直接获取。
而且,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商户一般仅就商品的品质进行介绍和对外观进行展示,而不会告知企业或公司名称;至于商户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是否具有独立责任能力以及住所地等信息,消费者可能更是一无所知。一旦权益受到侵害,消费者将会面临不知道应该起诉谁以及到哪里起诉等一系列难题。
因此,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购物平台的选择是关键。消费者应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备案信息齐全的网络平台,以降低遭遇欺诈的危险系数。
第二,面对心仪的商品心动的价格,不要急于付款,要“验明正身而后买”,要先对网站的联系电话进行试拨验证,仔细查实经营者的名称和地址等有关信息,以免盲目付款而财物两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