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都是互联网最热的词,这两个词加起来会是什么效应?答:巨大的潜力市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移动(微博)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
数据增长背后,是嗅觉灵敏的各大电商巨头们都纷纷加紧抢滩布局。继凡客2011年2月底高调进入移动电商领域后,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当当、乐淘先后推出安卓、iPhone等手机客户端。
布局新领域:馅饼与陷阱并存
据了解,近期国内多家电商企业启动了移动互联网战略,淘宝、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商城等多家B2C企业针对移动电子商务争相推出塞班、安卓、iPhone等智能手机系统的客户端,方便用户进一步在手机上“逛街”。“任何手机上网的用户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购物,这就是另一个不可小觑的潜力大市场。”凡客相关负责人表示。
艾瑞分析师沈岁称,未来3年,手机购物将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位居第一,增长幅度将达到121%。移动电商将成为下一个市场爆发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乐淘网副总裁陈虎表示,电商进军移动电子商务领域是顺应行业大趋势,更是由用户多元需求决定的,“乐淘的用户大多集中在20~35岁,这些人乐于尝试新鲜的消费形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运用规模日益上涨,传统互联网行业向移动互联市场拓展成为必然。”而这也正是乐淘在鞋类B2C领域率先开发移动客户端的原因所在。
虽然进军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业界共识,但目前可以走完展示、下单、支付全程的却只有淘宝、乐淘、凡客等寥寥数家,其余电商发布的客户端大多无法用于真正的购物,而用做品牌展示的客户端居多。
在现实中,用户手机购物的体验并不是太如意。记者随机登录几家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手机客户端发现,如果在零碎时间手机购物,会受限于网速以及流量因素,因此消费者比价的范围会受到影响。更糟糕的是包括卓越、京东在内的多数客户端实际并不支持支付,也就是说只能看不能买,这成为一个巨大的障碍。
有网友在网上整理了一份 “好用”的手机购物名单,其中大多数在最后的支付环节被打了叉,仅有淘宝、凡客、乐淘几个客户端得到了高分推荐。对此,部分电商企业也直言不讳,认为短期内手机购物尚不现实,过早投入弊大于利。
如今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流量仍然十分敏感,如果移动互联网上的电商产品在用户体验上设计不足,流量越大,将可能会流失更多的用户。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分布十分广泛,涉及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广大乡村,因此在物流上也有很大挑战。可以说,移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有馅饼也有陷阱。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