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董事会
巴茨在被解雇后接受采访时表示,雅虎董事会全是“蠢货”。虽然这难免有些泄愤的成分,但跟其他股东一样,确实对董事会的表现非常不满,因为一系列的错误决定,不是一个CEO、一个董事长就可以决定的。而连续多个CEO选择的失败,更要归咎于董事会。
选择巴茨做CEO不是最大的错误,严重的问题是当巴茨给雅虎带来负面影响时,董事会依然支持巴茨。直到2011年6月23日,即雅虎年度股东大会时,博斯托克还表示:“完全支持巴茨及现有管理团队”,“相信雅虎走向正确”。这正好表明雅虎董事会缺乏勇气面对现实,无法做出果断而坚定的决定。
对冲基金Third Point希望董事会大换血:要求雅虎董事长博斯托克辞职,要求董事亚瑟·克恩和维奥梅什·乔希离职,因为雅虎过去五年业绩糟糕,他们却旁观未语,要求Tri-Valley Animal Rescue总裁苏姗·詹姆斯也要主动离职,因为她与巴茨关系密切。
Third Point基金经理丹尼尔·罗布强调:“马上增加新董事,再造董事会相当有必要。这些新董事必须能赢得关注、有相当好的经验、吸引投资者。”
他还说:“从微软收购谈判失败,到与微软搜索结盟的失落,一系列CEO任命的误导,及最近的支付宝灾难,董事会的错误摧毁了所有雅虎股东的价值。”
罗布的声讨代表了众多股东的心声:为了改变大局,事实证明光是替换CEO是无法纠正雅虎航向的。
智治基金的埃里克·杰克逊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要说美国最糟糕的董事会,雅虎绝对是一个。”
基金公司夺权
罗布是这一轮对雅虎董事会声讨的主角,但其真实目的是要运营好雅虎这个公司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雅虎被严重低估,目前雅虎股价是13.61美元,如果拥有一个高效、专注的团队,可将股价推到19美元。作为机构投资者,Third Point的关注点是在公司的股价上。
9月7日,雅虎宣布辞退巴茨,当日股票开始上涨。罗布于9月8日购入雅虎5.15%的股份,然后要求重组董事会。
有报道称,罗布的下一步举动包括增持更多雅虎股票,以便对该公司董事会施压,同时给出他自己的董事候选人。此举与美国激进投资者卡尔·伊坎3年前针对雅虎发动的代理权大战如出一辙。
2008年初,微软收购雅虎的提议遭到董事会的拒绝,随后,伊坎购入巨额雅虎股票,宣布向雅虎发起代理权争夺,以促成微软收购雅虎。作为雅虎的投资人,伊坎希望借此能够阻止雅虎董事局拒绝微软收购报价的“非理性”行动。这是伊坎的惯用手法:依靠自身的资金储备购入目标企业股票,取得相当比例的股权之后争取进入董事会,影响推进公司管理或策略的改革 通过抛售资产、让公司股票在短时期内快速上升套现获利。在刚刚发生的震动业界的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案件中,伊坎因持有摩托11%的股份成为主要推动者和最大获利者。
伊坎最终并没有促成微软收购雅虎,后来退出了雅虎董事会并抛售了雅虎的股票。但这一次,罗布又来了。目前对于雅虎前景最多的判断就是雅虎可能会被出售或是分拆出售。如果真是这样的结果,像Third Point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将会获利最大。此外,目前有可能对雅虎施压的机构投资者还包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银湖资本和KKR。
雅虎已经沦为机构投资者的玩物。目前杨致远持有3.63%的雅虎股份,另一名联合创始人、杨致远的盟友大卫·费罗则持有5.80%。杨致远虽然一直被誉为雅虎的精神领袖,但他对雅虎已经没有任何控制力,只是董事会里非常普通的一员。
杨致远性格温和,不喜欢抛头露面,早早地就以“雅虎酋长”的身份退居幕后,正如他这样评价自己:我从未真正觉得自己有资格管理雅虎,我根本不想做这项工作。另外,我对生意所知有限,当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时,我不想拖慢发展。
即使是雅虎近几年面临多次生死攸关的选择时,杨致远也没有表现出领袖该有的果断和勇敢。这一次解雇巴茨之后,杨致远的表态依然让人看不到希望,他的表述仅是:“解雇巴茨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是公司应当更加迅速地发展,目前我们身处雅虎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