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团”了吗?几乎已经成了当下人们见面时最流行的问候语。“团”已经成了一种最流行的消费模式,大到汽车、装修,小到电影票、零食,没有什么不可以“团”的。在风风火火的团购热潮里,消费者图的就是实惠,团的就是省钱。自去年3月份兴起到流行,团购网站的火爆态势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团购网站,低折扣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就是王道。越来越多的人带着狂热加入到团购大军中,图的是实惠、省钱,由此催生了每天必“团”的庞大消费群体。
时值“十一”黄金周,笔者看来,这未必是团购网站的黄金周。从去年实际情况来看,团购业 “大考”就将发生在“十一黄金周”,诸多中小团购因服务、技术、管理等瓶颈,无法按约定交出令商户及用户满意的答卷。这个黄金周,用户流量下降、受困物流配送限制,加之商家承诺“自不量力”,必将使一些团购网站蒙上信誉阴影,并面临“瘫痪”的尴尬。
“坏消息”也是好消息
“坏消息”不仅如此,眼下电商行业中广为流传团购“寒冬论”。此前,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已第一个抛出“寒冬论”的说法,其称:“团购的泡沫快跟臭氧层一样大了,这个冬天很快就会来。”而不久前源自团购鼻祖Groupon的高朋网传来大幅裁员的消息,裁员数量预计将超过400人,同时在国内布局的13个地方分站也整体裁撤,此举也被看做印证了“寒冬”一说。
据悉,目前我国团购网站的数量已经多达5000多家。一些网站过于依赖资本,发展速度、规模未遵循商业规律,产品和服务高度雷同,市场运营手段与商业模式如出一辙,在同质化竞争的严酷环境下,团购网站乱象丛生。就在刚刚结束的中秋小长假中,团购业又被“月饼”在本已十分脆弱的“诚信”上再添一笔“坏账”。 据相关媒体报道,“上百位网民发帖称,他们在一家名为拉拉网的团购网站上订购价值数十万元的月饼,钱交了,月饼却一直没等来。之后,网站电话打不通,公司地址找不到。”报道称,上述消费者不但在网上投诉一直没有收到回应;即便是到所在地报警,警方也称数额不足4000元的暂时只能备案不能立案。事实上,团购网站的“诚信坏账”还远不只“月饼”一笔,赤裸裸的诈骗、监管不力、维权无门……,团购行业暴露的问题早已见诸报端。
对目前诚信缺失的团购乱象,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表示:“团购网站业还处于诚信缺失、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阶段,需要业内企业自律、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监督。”因此,我国团购行业诚信标准亟待确立。而包括美团、拉手、嘀嗒团在内的团购第一阵营从业者均表示,乱象催生更细化的行业标准的诞生,本身是利好消息。
正牌团购网节日团单更为多样
笔者也确从美团、拉手、嘀嗒团等平台看到,长假团购的促销并不比实体店逊色,团购网站上推出的团购商品,折扣大部分低至5折以下,结合旅游、美食、娱乐等各类需求,有些推出与节日主题相关的抽奖、秒杀,实惠的内容不少。笔者留意到嘀嗒团“白领”抽奖实则给每位参与者返还一元团币的新鲜做法就吸引了不少眼前。而与麦包包、京东、当当等B2C电商的活动思路类似的团购网短时促销、秒杀活动也在悄然兴起,折上折的呼声比比皆是。诸如此类的节日促也让消费者体验到不少团购乐趣。有保障、有奖金、有趣味、有快乐的团购气象正在由这些品牌团购网逐步促成。
相比于这类网站热气蒸腾的节日氛围,团购行业的另一极诸如拉拉网这样的网站,却迫于种种窘境关闭了页面平台。
加速分化有其必然
易观国际研究表明,中国团购市场经过2010年的探索发展,2011年进入高速发展期。高速发展之后将迎来行业加速分化阶段,预计2012年将逐步进入成熟期。团购网站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虽然竞争接近白热化但行业尚在成长中,要扩大规模必先经历成长的阵痛。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日前撰文称,虽然团购行业目前面临众多非议,但由于对消费者和商家都有利,团购行业会继续发展,而不会消失。笔者也有留意美团、拉手及嘀嗒团的执掌人的表态,嘀嗒团宋中杰曾这样表示:“盲目扩张不是团购正确的出路,只有业务稳健才能做细服务。一台电脑,几个技术和市场人员就能起家的团购网站如今已不具备任何竞争力。”
不仅用户会抵制这样的不健康业态,连从业者和行业评论人士也认为,团购网站加速分化有其必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