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者仍抱看涨愿景
但投资者和旁观者信心满满。
“中国网民这么多,任何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国迟早是行业第一。”知名互联网评论家洪波认为,中国网民已经是全球数量最多,电子商务规模超越美国是肯定的事情。“按照目前发展态势,从交易额上超越美国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洪波认为,除了占绝对优势的网民基数,中国经济整体高增长性也是有利环境,“居民有收入增长,经济态势良好,就会有网上消费诉求,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还处于经济放缓甚至停滞的阶段,网购增速势必与经济大环境相匹配”。
洪波特别指出,在同等购买力的情况下,中国商业分布形态也决定了网络零售比欧美国家更受网民喜爱。他认为,欧美城镇比例较高,沃尔玛等大型实体商超覆盖完整,而中国除了大城市,在三四线城市严重匮乏大型商超设施,电子商务能够弥补地域局限,满足这些占比很大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网民消费诉求。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去年就坚信,“未来两三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完全可以超过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他解释说:“这并不是一个假设,而且有很多决定因素在里面,因为整个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佬和创业者看好这一领域。”
按照朱啸虎的观点,中国有很多很富余的生产能力,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只要有客户,就很容易找到线下的OEM(代工)厂商帮你做生产。“这一点在美国市场是不可能的。”他还指出,几十年来,中国的商业品牌,诸如李宁、安踏拓展影响力的空间还很大,仅靠线下推广看起来并不完美,线上会是一个重要渠道。
在洪波和朱啸虎看来,除了大环境因素,资本热情、创业热情也是中国网购市场将早晚超越美国市场的推动因素之一。“在美国,排名前十的电商零售商只有亚马逊和eBay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其他的都是由传统企业线上渠道把控,中国市场,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热情都很高,竞争更为多元化。”朱啸虎告诉记者。
电子商务专家、悠哉网CEO李代山介绍,过去两年,风险投资向中国电商行业注资了300亿元以上。而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服务企业达到2.5万家。
中国网购高增速藏陷阱
风险一:经营理念扭曲
“形势很好,风险不小,”洪波认为,就单个企业而言,国内电子商务没有做得特别好的。因为整个国内电子商务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次就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洪波解释说,模仿欧美电子商务模式的中国企业在技术、团购的储备上还比较原始。“大家都比较急功近利,拿了钱就想去圈用户、圈厂商。”他认为,尤其是传统企业跟风追逐电子商务问题多多,“美邦的邦购网为什么没做好,因为理念上只把电商作为一个补充和渠道,准备力度不够,也没有很好地协调好线上线下关系”。
洪波坚持认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完全可以替代线下交易的商业模式,如果这些企业只是存在玩票性质,就不能全力做好电商。在中国目前商业环境下,认真专注电商的企业也会犯错误,“经常出现内部规则变动,伤害卖家和买家,规则稳定状态下也会发生与线下渠道商经销商的封杀类恶意竞争,最后反噬自身发展”,他指出,这些不当发展态势都涉及一个核心价值:信用体系。信用体系不健全就会影响与供货商的关系、与消费者的关系、与物流提供商乃至资本投资商的关系。
风险二:市场集中企业变重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指出,投资市场遇冷,市场投放减少也会影响电商增速减缓,直接导致用户活跃度下降。他分析认为,C2C平台的成长速度首先放缓,B2C的成长性虽然更好,但是规模小,难以带动整体市场的增长。多方数据显示,去年5000多亿元网购零售额有4000亿元是C2C平台淘宝网贡献,市场过于集中。
乐淘网副总裁陈虎则指出,在网购前端,潜力巨大的移动购物市场面临移动支付跟不上的局限。而在网购后端,物流配送是个短期难以解决的掣肘。乐淘CEO毕胜不久前曾因“用户收到空盒子”事件炮轰国内物流配送体系的落后。因此,目前包括京东、淘宝、好来买等企业均在谋划自建物流体系,但这也牵制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电子商务本来是轻公司,但却越来越重,”这是电商从业者颇为无奈的事实。
风险三:管理团队动荡不安
而在具体企业管理层面,F团CEO林宁认为,最重要的是企业团队和企业文化,发生裁员、假货、挖脚等恶性事件皆是因为企业团购盲目扩张、急功近利所致。朱啸虎则道出电子商务的尴尬:挖脚等恶意竞争不断,影响各企业正常运作,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却面临人才匮乏局面。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电商人才缺口高达200万人。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各网站电商高层动荡不断,把“挖来对手高管”作为主要公关攻击手段的也不乏其数。以团购行业位列,经常出现某网站高管带领整整一个区域团队出去的事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