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正在创造历史,见证奇迹。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广告市场规模达17.42亿元,2011年为35.1亿元,2012年预计为55.5亿元。其中,2010年中国的移动应用(APP)广告平台营收为0.7亿元,2011年各平台营收规模将达3.1亿元,同比增长342.9%。有机构预计,到2013年,中国无线广告总体规模将有87.4亿元,实现“井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应用开发者身陷冰火两重天,大多数创业团队无法盈利,而一些个人开发者却凭借着简单的“噱头”式营销迅速掘金。
多数应用叫好不叫座
“我们这批人,都是在互联网行业打磨了7、8年,现在想自己出来打造一片天地的。”珠海正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博英这样描述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们。
凭借一款名为“正点闹钟”的移动应用,正点科技迅速抢占了一块巨大的空白市场,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获得了iOS、安卓、塞班三平台上近1000万的下载量。
“我们团队中的几个人,在创业之前已经有很多的开发经验。事实上,做一款手机应用很简单,研发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董博英说。
事实上,由于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因此招人不是难题。“现在的问题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整个行业都很浮躁,小公司又多,因此人员流动很快,间接造成了成本较高。”董博英称。
他同时透露,由于众多公司都在争抢市场,因此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研发人员等费用也被抬高了,一名普通研发人员的月工资约为15000元,部分大公司的相关职位薪金更是在一年内上涨了近50%。
“创业公司还是靠产品,营销只是锦上添花。国内的软件市场还非常不成熟,创业团队多没有专利支撑,大多数消费者也没有付费的意愿和习惯,并且很多从业者抄袭无道德、无底线,这些都没有人来进行规范。”董博英说。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CEO徐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技术团队开发出的手机移动影像产品Camera360,已在全平台达成了1400万的总下载量。“近半年来,每个月的新增用户都达到了150万左右,但这一领域也面临着竞争者众多,以及商业模式不清晰的问题。”
徐灏同时指出,海外同类的影像应用多为通过用户付费下载,但这种收费模式在国内市场暂时无法实现,因此国内开发者面临着虽然产品受到热捧,但却无法盈利的窘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