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师前身:
刷信用的小卖家+删差评师
借口想入这个圈子,记者与差评QQ群里的活跃成员小D攀谈起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他们这样抱团作战其实是从刷信用演化而来。群里的很多职业差评师其实最初都是淘宝网的中小卖家,因为店铺刚起步,信用级别不高,因此这些中小卖家便联合起来,互相购买商品制造虚假交易互刷信用。
不过,随着群中中小卖家的成长,以及淘宝网近年来对刷信用的多次严厉打击,这种行为模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人便转向职业差评师。小D告诉记者,目前各种打着差评师名号的QQ群有近百个,其中规模小的几十人,规模大的400多人。像小D所在的这个QQ群就属于较有规模的大群,每天总有五六十人同时在线。如果说单兵作战的话,一人一天大概找到2个符合条件的“狩猎”目标。建立群之后,资源共享,一天可能“猎”到约10个目标,效率翻了几番。尽管QQ群里众人都是分头拍货,并不存在分工和利益分配问题,但目标线索的分享极大提高了“捕猎”效率。
此外,另一些职业差评师是由职业删差评师转型而来。曾经红火一时的不少删差评工作室都发现删差评这活儿不如给差评挣钱容易。为了删除一个差评,不断地打电话骚扰对方,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场消耗战。忙活十几天,不过挣200多元。还不如给人家一个差评,两三天功夫一笔单子就可以敲到几十至几百元不等。虽然单笔收入没有删差评多,但周转快、投入少,“薄利多销”的形式反而比删差评赚钱更快,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绑团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生意上门。
■“捕猎”对象:新店、低价包邮商品的商铺
在这些职业差评师眼中,新开张的店铺,特别是信用级别在两钻以下的店铺,是他们广撒网的猎物。“新店成交量低、信用值低,一旦出现差评对其生意和信用有很大影响,因此店主遇到差评特别紧张,往往较容易答应职业差评师的无理要求。另外,新店卖家通常没有经验,难以察觉自己遇到了职业差评师,不会在第一时间向网站客服寻求帮助。”淘宝店主阿敏告诉记者,“对于交易量不大的网店,一个差评很可能就把你的好评率直接从99%拉到97%。”
阿敏今年刚开店一个多月,就遇上了一个职业差评师。当时对方买了一个8G的存储卡,收到后却说是4G的。看到对方打出的差评,刚开业的阿敏慌了,她查了自己的发货记录,认定是8G的。于是她联系对方让其给存储卡拍张照,发给自己确认,对方却以没有相机为理由拒绝了。阿敏便让对方将货品寄回,承诺重新发货,对方又嫌麻烦。交涉数天后,对方要求在不退货的情况下退款,阿敏只得答应了,就这样白送了对方一张存储卡。后来,在同行的提醒下,她才知道自己遇上了职业差评师。同行后来告诉阿敏,低价商品,特别是虚拟商品常会被职业差评师们盯上。因为这样的商品拍下的成本较低,不占用较大的资金流。同样要送出10个差评,拍10个Q币,只需要六七十元,而拍10个冰箱则要花费四五万元。虽然经过职业差评师与卖家的交涉后,这些钱最终都会被退回,但在交涉的这四五天或者一个星期时间里,这笔钱却要被冻结在账户里。
此外,售卖易碎品也要特别当心。因为被盯上后,这些差评师通常会一口咬定货品因卖家包装不当在运输途中遭遇损坏,要求退款或者赔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