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我们的观察,当前App Store中确实存在很多应用具有付费和免费两个版本(并非是LITE试用版)。不过有些软件确实是为了定位于不同用户的考虑,比如某定酒店软件的付费版每月会反用户XX元现金等优惠。但有些游戏类软件,更大的是作弊嫌疑。比如付费版变个LOGO,赠送个价值XX元的道具,而这原本是可以通过免费版内付费购买的。并且之后还可以通过“降价”、“限免”等推广方式来与博得用户的眼球与下载。

两款网游不同版本
变了味道的限免
说到限免这一最常见的方式,其实在现在来看也变了味道。苹果推出的这一政策,原本是为了方便开发商以一种用户青睐的省钱方式,去推广他的应用。但在中国市场,这种方式却变为“滥用”,越来越多的付费用户声称,自己买过的应用,多次看到限免;或者是最开始是付费的,但后来就彻底变成了免费的。此前用户王某就通过微博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一些开发商的不满,因为他曾经购买过的一款18元的游戏,仅半个月后就限免了,而且一直处于限免状态。但他通过该游戏官方微博找到开发商之后,开发商并没有给他一个说法,只是承诺附赠他一些游戏贴纸。张某说他再也不会购买该公司的任何软件,以免“吃哑巴亏”。
这种限免、付费改为免费的做法,虽然可以让更多用户受益,但一来这部分软件本该属于免费软件,二来也损害了国内本来就少的付费用户,因此苹果公司原本的好意,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失去他原本的意图。当然,我们认为就这个问题上,苹果也有一定的责任,至少限制一下一段时间内限免的次数,提高由付费软件变成免费软件的审核等问题。
相反,在国外市场,限免还保持着正常的状态。你也会发现自己买过的软件限免过,但次数少,并且有一部分是非当红软件,或者有一部分是因为重大节日,或者是开发商重大的战略调整,就比如Temple Run原本是一款付费游戏,成功后变成免费游戏。
刷榜、多个版本混淆用户、无休止的限免以及随意拉取的换量推荐和虚假评价,这些最终能带来什么呢?也许这些更多让用户见到软件的露出机会,会一夜出名,会产生更多下载,但最终是否能留在用户的手机上,还要看软件的体验、用户定位等因素,这是刷榜解决不了的。而至于滥用限免和版本的做法,只能流失更多的新任。
苹果方面,虽然当前没有太多动作去抑制当前刷榜,但严厉的苹果并不会就此放任。另外也许是察觉到限免的一系列问题,苹果公司也开始主导推出精品限免栏目,定期推出一款真正称得上是限免的软件,就比如此前的《愤怒的小鸟》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