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直在强调自己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在2012年,早已经没人把微信当成一款普通的社交软件,如果你还觉得它是为熟人之间服务的,那只能说明你很傻很天真,因为真实的微信是很黄很暴力的。在网上随时都能听到微信约炮被骗、被抢的新闻,类似“16岁少女微信”约炮”药迷男子后偷车销赃不成改敲诈”之类的新闻标题长期见于门户网站。
而微信官方的态度一直很“暧昧”,这样的新闻从另一方面来看,反而会增加用户量!在2012年,微信功能增加频繁,版本更新速度很快。诸如“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更是加大了约炮的可能性。如果非要总结微信在2012年的历程的话,那就是:从约炮变成服务于约炮。
且类似于《16岁少女微信约炮,药迷男子后偷车销赃不成改敲诈》的事情在2012年层出不穷。所以,如果说微信作为巨头腾讯旗下的产品,还有着几分矜持,还得掩饰自己的话,那陌陌绝对是赤裸裸、明目张胆的了。陌陌在2012年的主旨就是“与陌生人的邂逅”,而陌陌也被公认为“约炮神器”,对于一些红男绿女来说,陌陌显然比微信更重要。在陌陌上一张张或俊美或漂亮或诱惑的照片,再加上离用户零点几千米的距离提示,都在挑逗着用户的神经。虽然陌陌也提示“举报、封号、封设备”之类的,但貌似只是欲遮还羞,绝大多数用户都置若罔闻,依然去调戏着其他用户,意图来一场想象中的“One Night Stand”。
移动社交只与陌生人交往,现实吗?
微信、陌陌只是众多新型移动社交应用中的代表,类似它们的软件绝不在少数。比如遇见这款APP,无需注册就可使用。以“遇见”之名行约炮之事,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再比如“情人结同城交友”这款APP打的口号就是“为情感孤独,寂寞人士服务”,貌似好心,却再次让用户入其毂中。还有米聊,虽然号称是专为米粉服务,也给了很多技术男、宅男以可趁之机。
诸如此类的新型移动社交应用打着形成所谓最真实社交圈子的旗号,却行约炮之实。可以说,社会道德的标准乃至底限都收到了它们的强烈冲击,出现了“滑坡”的现象。而它们在2012年的集中爆发,凸显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诸多新问题,其中很重大的问题就是社会风气的败坏。温总教导我们: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只会看着离自己零点几千米的帅哥或者美女,那对未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这些新型社交应用所有美好的宣传口号都只是都是开发团队及投资者嘴上的“理想主义”。
未来,移动社交必会走向正轨
虽然很多电影、电视里都有这样的台词:“刀是无罪的,关键是看它在好人还是恶人手里。”但这句话对于这些新型移动社交应用来说却不能完全成立。要知道,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现在,用户很容易就受到开发者宣传的诱导。再加上很多开发者为追求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故意将用户引向邪恶的一面。
这样做,固然会得来一时之利,但毁掉的却是一段段感情,一个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思想。比如网上有名的那个“约炮女”,对约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样下去会对多少青少年的思想造成冲击?甚至在这一年中,网上还开始疯传一个段子说:现在结婚不仅要交换戒指,还得互相卸载手机上的微信和陌陌。
的确,这些新型社交应用蕴含着极大的利润,可谓是一块待开发的金矿。如微信用户即将达到3亿,一旦找到盈利点,就可以坐地收钱;陌陌也完成了两轮融资……因此众多IT企业、开发者一拥而上,将新型社交应用作为新的赢利点。但市场风云是不断变化的,虽然在2012年凭借约炮这些新型移动软件可谓大火,但人们猎奇的心理感受总归是暂时的,兴趣早晚会退去。那时候如果单单还是凭借约炮去吸引用户,无疑是自寻死路。
比如在2012年底陌陌就已经感觉到此前陌生人交友的概念比较狭隘,而且让人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并且原本的方向定的比较死,产品只会越做越窄。陌陌甚至将抛开陌生人交友的概念,以LBS社区的形象出现。
可以说,在经历用户的选择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之后,目前众多的新型移动社交应用最后只会留下少数几家,甚至留下一家也不是不可能。在2012年,它们的虚假繁荣是建立在约炮这一虚无缥缈的概念之上,注定地基搭建的不牢靠,用户黏性极低,随时摒弃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在用户数量新高的背后却是一家家IT企业或者开发团队都不盈利的本质,如果不能够盈利,那也就离死不远了。
可以预见的是,用户在度过2012这一约炮元年,这一段新奇期后,必然会逐渐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移动社交,而这些以约炮为目的的新型移动社交应用的转型几乎是必然的。而它们迈入正轨,踏踏实实的为用户的本质社交需求服务,引导的社交理念也会在未来成为必胜之道。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