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清楚:卖什么、卖给谁和怎么卖
拥有电商运营知识和人脉积累尽管必要,却未必一定会成功。仅凭一腔热情缺乏积累的投入,往往会令创业者陷入困境。
高亮毕业4年后,辞去了大型家电企业部门负责人的工作,于2009年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为某知名体育品牌做代理。创业之前,高亮在原公司主要负责品牌传播的策略制定,“我负责新品上市的发布、公关广告活动及一些新闻的传播、内容制作,给产品做广告,当时作为甲方跟媒体和广告公司打得火热。”高亮认为自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和丰富的网络运营经验,因此,选择辞职创建电子商务公司,为某知名体育品牌做代理。
然而创业之初,他就发现之前的职场资源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作用有限,“资源确实不少,可实际创业中,自己的新公司没有积淀、没有品牌,朋友想帮忙却有劲儿使不上。”高亮说,就像过去大家都在高速公路上开跑车,一起赛车、加油都没问题,可忽然间自己换成了手推独轮车,即便勉强大家也跑不到一块儿。
公司一开始只有两三个人,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好的时候营业额每月三四万元,不好的时候仅有一万元,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才渐有起色。这时高亮决定扩大规模,“后来代理的是一个内衣品牌,原以为都是网上销售,运营和拓展渠道的模式相似,经验复制一定会产生利润,可没想到这个内衣品牌知名度不够,货根本卖不动。”高亮说。因入不敷出,新招聘、培训的15名员工,最终只能裁员。
对于高亮的经历,舒杨的建议是,电商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三件事:卖什么、卖给谁和怎么卖。同时,也要想好自己的退路并将风险降到最低,切忌盲目,尤其不要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要深入挖掘每个员工的最大潜力,使其创造最大赢利,精简人员和结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张隽超认为,做电子商务的首要原则就是诚信与透明,应注重诚信、做好服务,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多与买家交流。新人可以到社区或者淘宝大学官方网站去学习最新的网店经验。
门槛渐高,创业成功几率渐小
一项数据显示,未来10年,国内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的诸多岗位人才需求。但电商人才“红海”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微小型电商创业者可以乐观,因为网络销售体现出了典型的“二八现象”,即20%的大卖家赢得80%的订单,80%的小卖家则平淡经营。“网络创业者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其他竞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创业关键点即人、财、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突破瓶颈,是创业者吸引投资商和用户的关键。”张隽超说。
有“义乌电子商务”推手之称的江东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刘文高有同样的感触:“随着电子商务的日渐成熟,电子商务创业的门槛更高,成功的几率变小。由于早期进入网上创业的网店信用等级已经很高,资金、资源储备已相当完善,现在的新进入者将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电子商务由混乱走向有序,从幼小走向成熟,优胜劣汰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不是谁都能当老板。”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多名电商小老板在采访中都表示了要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对行业支持的重要性,电商入门者一定要学会读懂政策,运用政策。然而一项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不太了解,更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占22.02%),只有2.88%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仅有0.41%的学生表示很了解。
舒杨就是国家扶持政策的受益者,在大连市创业机构的帮助下,她才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因此,她主张创业者应当主动地搜集信息,了解国家和当地的优惠政策,遇到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向政府部门寻求解决的办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