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网上创业→新闻
    


屌丝是长尾经济


cye.com.cn 时间:2013-5-17 9:24:09 来源:创业邦 作者:魏武挥 我来说两句

网上有俗语说:得屌丝者得天下。意思就是你做的服务和产品不要成天想着去满足所谓金领用户,应该面向更广大的用户群体。其实同类的意思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句听上去能够上得台面的话:要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老一辈领导人周恩来都说过: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所谓广大人民群众,不就是今天的“屌丝”吗?

不过屌丝这个词实在有点low,稍微有点生理知识的人都能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香港导演彭浩翔最近拍了个电影《低俗喜剧》,小制作,不过据说反响很不错,票房3000万港币,是香港本年度华语片票房之最。开篇,男主角在一个大学讲座上就把制片比喻成“屌丝”——他用了一个更为低俗的词,意思是一样的。彭浩翔这部电影用低俗开道,摆明了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样式,大有一种“不装逼”(这个词也很low,哈哈)的感觉,迎来不少叫好声。当然,也引来了很大的争议。香港影评界关于这部片子是有一场蛮大的讨论的。

同样,屌丝这个词在大陆互联网上也有一些小小的争议。冯小刚发难说这词实在上不得台面,有自轻自贱之感。另外一边史玉柱则针锋相对,说自己就是屌丝怎么着(还是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嘴脸)。不过,史玉柱旗下最新的一个游戏在美国的广告由于含有屌丝一词被禁。可见冯小刚说老外见不得这种东西,也是有证据的。

互联网知名评论人林军最近写了一篇题为《史玉柱这个高富帅为何主动被屌丝》的文章,从史的出道、志向、做的事、政治身份等方面,论证了史玉柱其实是一个高富帅。不过史玉柱依然要甘居屌丝——按照林军的话说是互联网商业圈里最喜欢甘居屌丝的大佬——原因就在于:“史玉柱发现,屌丝而不是所谓的高富帅开始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最有活力的消费主力,正是这些群体对自己的不离不弃,才让(他们)自己在媒体的持续质疑下依然能持续前行。”

“正是靠着中国头号屌丝的精准定位,史玉柱这些年不仅百毒不侵,反而每每拿着屌丝说事,为其网游产品代言。”林军继续这样写道。不过,林军在文章中并没有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其一,屌丝真的很屌丝吗?也就是说,屌丝的经济能力真的很低下吗?其二、屌丝经济学的核心究竟是个什么商业规律?

很多年前,南方周末曾经就史玉柱的《征途》游戏做了一个负面报道,文中提到一些玩家玩起来都是上万上万的砸钱买道具。我所认识的一位门户前高管在一款网络游戏上消费了20多万。这是所谓面向一众屌丝的网络游戏的冰山一角。从普遍情况来看,端游的年ARPU值可以达到300元,看上去不高,不过手游就厉害了,年ARPU值接近900元——来自艾瑞的2011年游戏市场调研的数字。而易观的数字为我们更进一步地揭示了游戏市场上用户的付费情况:每月花销在500元以上的,接近20%;100到500区域的,超过50%。

可能你觉得几百块的花销不算什么,当然我承认这不是高富帅般的开销,但未必就是屌丝级的开销。2011年同期的CNNIC报告(第29次)告诉我们,中国网民月入500元~1500元的接近4成——这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屌丝群体。

于是,我们只能得出两个结论,其一,这个群体收入虽然不高,也就是真正的屌丝,但很愿意花钱,消费力不足但消费欲望极强,这是可能的,也是有一定操作性的,比如啃老族,比如偶尔赚点小外快但主要靠父母供给的学生群体;其二,某些人其实是有一定消费力的,只是甘居屌丝。前一个结论是经济问题,后一个结论是文化心态问题。

清华大学新传学院的尹鸿教授在《从近期电影看屌丝文化的逆袭》一文中写道,经济上收入有强烈的下降之感,比如相对于飞涨的房价;政治上有强烈的无力感,一些政策的制定,中产阶级也没有任何话语权。他以葛优和黄渤为例,认为前者虽然经常演小人物,但属于精神上不败的小人物,有指望的小人物,嘲讽他人嘲讽社会的小人物;而黄渤在《泰囧》里演的小人物,“最后结局的解决都是放弃,回到你自己,放低欲望,减少欲望,回到自己老婆那儿就完了,这事就解决了,最后那个合同不要去签了,还是回去老老实实过日子”。

我的看法是,这个社会可能缺少上升通道。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当时只要你胆子足够大,为人足够努力勤奋,总有你的事业。但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当年为利益奋斗的人成为了今天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成为后继者寻求上升通道路上的阻碍者。以互联网为例,今天的大佬们基本以70后为主,而类似BAT(百度、阿里、腾讯)这样的强势公司又可以让初创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指望。风投圈盛传的一句“如果腾讯做你怎么办”的经典难题,其背后就是上升通道的问题。

1995年,我和我当年的女友,今天的夫人一起毕业,她进了大学教书,背景是大量的老师纷纷想下海,所以她以一个本科毕业生的身份依然能够进入一个不错的大学执掌教鞭。2007年,我有一位清华博士朋友动了进交大做教师的念头,我帮忙问了一下,答复是不是海归博士基本不考虑。为什么当年那么多大学教师想出来,为什么今天那么多学子想做教师公务员?在我看来,无他,这个社会充满风险却鲜有机遇。

屌丝的文化心态就是一种上升无力感,日本的三浦展早就写下了《下流社会》来形容这种状态:甘居下流。而所谓的一夜情服务、网络游戏服务,不能说喜欢这类服务的都甘居下流,但这种服务和甘居下流总是很贴近的。心态上的吻合,自然使这类服务大行其道。

过往的商业社会主驱动力是“炫耀性消费”和“炫耀性休闲”,在装得很有品味很有格调的背景下,各种商业服务的口号都是诸如“打造尊贵人生”、“彰显不凡品味”之类。这被称为“装逼行为”。不过,我以为,明明月入1万还要称自己为屌丝,乃至都是一方大佬还要举着个“我就是屌丝”的牌子,何尝不是一种装逼行为。只不过后者的装逼是为了更好的赚钱,前者的装逼,实在是无奈无力无成就感共同铸就的。

假装在纽约和假装在县城,都是一种假装。前者好歹还有点“向上”的意思,后者则是彻头彻尾的“放弃”,而它们的推动力都是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南方周末》认为史玉柱是黑暗势力的代表,其实不无道理。一个社会,大范围意义上甘居下流,没有指望,不是这个社会之福。

解释了屌丝心态之后,就很容易理解屌丝的大量生成。而商业基础也就变得很容易解释,用下面一段话就够了:

商业上来看,屌丝经济其实是很彻底的一种“长尾经济”:单个消费者贡献的消费额不高,但由于普遍意义上的无力感所造成的大量屌丝的出现,使得最终总量极大。花了20万打游戏的自然是少数,我们也看到游戏月ARPU值也就是个几百,但规模一大,相当可观。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