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传统厂商的朋友聊天,感受到了他们很大的焦虑。他们的电商部分上次双11,没有什么推广,业绩就很不错,这次双十一却没有去年好。而且传统领域的销售一下子就停滞了,整个行业都懵掉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好。最近又听了一些诸如黄太极、雕爷牛腩之类的故事,觉得应该转型,又不知怎么做,甚至想是不是专心去做淘宝或者电商,然后就找我聊聊看。
这些个想法非常典型,而且疑惑里面全都是误区。所以再说如何转型之前,先要说如何别掉坑里:
第一,对新营销方式的认知,一定要记得不管是电商、淘宝还是微信什么的,都只是工具,不是转型。所以不必去说我转型专门去做电商,去做淘宝,或者去学微信,那都是搞培训的要坑你才说的。
第二,对营销案例的认知,黄太吉也好,雕爷牛腩也好,甚至包括小米也好,都跑出来传经布道,核心原因是为了宣传造势融资,真实情况其实远没有说的乐观。很多内幕造假、数据乘十之类的就不说了,免得被起诉。
一般说来,赚钱的都不太爱说话,不赚钱的声音就特别大。融不到资上面的企业都是死,而传统企业并没有融资的经验和想法,还是想长期运营并盈利的。所以学习和拷贝那些做法多半是不靠谱的,比如某个讲小米的大师也做倒闭不是一家公司了。就算是雷军,投资的项目也多半虎头蛇尾,YY是上市了,凡客又快完了。而雷军是什么人脉和资源,这是一般企业没法比的。
然后我来说说,现在的趋势有什么变化。本来互联网和线下还是泾渭分明的,之前虽然马云喊了很久不做电商会死,但是你线下企业不做什么什么电商,不上网是真心没有太大问题的。真正的变化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你突然发现所有人都在线了,然后一下子,所有人的习惯就开始变化了。最核心的是,获取信息和社交关系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然后影响到了现实生活。比如大家吃饭都开始玩手机了,然后可能就没人太在意你穿什么裙子了。这不但影响了一般人,而且影响了很多互联网企业,Web企业都很焦虑玩命收购,比如百度和阿里,做端的公司日子就好过很多,比如腾讯和360。这次双十一移动端的成交已经到了七分之一,很快就会超过20%,58同城这样的信息类网站已经有40%流量来自移动端,这意味着,PC的整体流量正在大幅下滑,所以什么垂直电商之类的死一片也并不奇怪。流量成本越高,网络推广难度越大,之前三巨头把持的流量入口、社交入口和交易入口被打破的可能就越大。当然,腾讯有了微信,是目前最安全的。
在 Web流量大幅下滑,然后apps又没有明显入口,各家各有自留地的情况下,已经不存在一个大渠道可以决定一切或者大部分了,也就是说,不管你纯粹去做淘宝天猫还是微信微博营销还是百度投放,都不足以完整的支撑你的未来发展了,这一点就很麻烦了。我之前写过一篇《个人品牌的未来》,里面说的在传统企业一样适用,大意就是未来的世界是碎片化的,品牌也是碎片化的,营销模式也是碎片化的或者综合性的,你要重构的是你企业的调性和模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转型电商或者别的可以实现的,是一个很综合复杂的大型改造项目。
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的差别并不复杂,很多玩网络营销的人号称懂,其实也都是只懂方法不懂原理。互联网和传统最大的差别在信息的交互上,一个是双向,一个是单向。比如做服装的,先去参加欧美的发布会,然后根据潮流回来定款,定了款然后开始做成衣铺渠道。消费者根据专卖店的款,来判断流行的款。互联网思维并非如此,互联网讲究的是用户反馈之后的迅速迭代,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调整产品,最后做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一个是商家主导用户,一个是用户主导产品。必须说,苹果不是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只是乔布斯足够牛逼一直主导流行罢了,乔布斯死了,你也可以看出苹果产品的颓势。
传统企业要从思维上进行一个重大的转变,然后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进行改革。笼统的说,第一找到你的客户群体(垂直精准人群),第二找到可以影响你客户群体的途径(传单地推广告短信邮件),第三找到你和客户沟通和建立关系的渠道(网站微信朋友圈微博电话短信),第四建立用户可参与的产品生产流程(通过渠道沟通),第五增强整个流程中的服务部分和用户体验(不是单纯的销售)第六全套品牌战略,包括品牌定位承诺策略等一系列。(我培训有讲)
总体上说,是一个全套垂直品牌的运营,可以根据品类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工具,然后再用户体验上超过其他所有同类产品,就有可能树立独特品牌,然后成为一个碎片化的垂直品牌。在定价上,实现高端服务中端价格,满足部分开始逐渐有能力追求品牌的消费者为第一,至于低端人士,他们是淘宝的客群,就不要费心去经营了,等你品牌经营起来,价格又不高的时候,他们会自动来降的。
因为上述内容太干,几乎每一条分开都可以写一篇文章,所以这个要看大家的领悟和具体的行业区分了,但组成部分是完整的,思路也是成套的,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去思考,然后去看一看之前说过的小米、黄太吉的例子,参考一下手法即可。比如小米,客群是屌丝贪便宜群体,微博微信互联网高粘度人群,运用互联网工具炒作广告,利用微博微信论坛沟通,根据用户意见改良和售后,不断的吹一些看上去很酷的牛逼,加上高管豁的出去脸到处承诺。(看过二百万张壁纸,世界最快手机、手机拍照超过单反等等等等一系列违反广告法的宣传。)等品牌起来了,再去推运营商渠道走量,最后就就做成了。
你不一定能复制成功,但是方法还是有迹可循的。当然,如果你的产品不是数码设备,而是传统服装什么的,那么这套就行不通了,你可能就要考虑地推,上门服务,高端场所设宣传点摆上二维码入口等方法了,因为这些稍微高端的客户都是互联网低粘度人群,不会穿凡客的人。
总体上说,除了关门没有一个单一手段可以解决综合问题,你要想有效的转型,就必须综合的考虑每个环节的问题,并作出全面的改变。千万不要听一些大师的放弃一切去做电商吧,天猫吧,垂直B2C吧,微信营销吧,还有更夸张的疯狂英语的李阳尼玛跑去做安利了……被忽悠了钱是小,耽误了时间是大。等最后不成功,这帮人拍拍屁股走了,倒霉的还是传统厂家自己。
提醒各位传统行业的老板一句,那些没有传统行业经验的互联网人,他对你喷什么千奇百怪的都千万不要相信……就是马云说你也不能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