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网上创业→新闻
    


盘点解析中国互联网的5大生死逻辑


cye.com.cn 时间:2013-12-2 11:17:07 来源:投资界 作者:caoz(曹政) 我来说两句

第一,用户比客户重要

最早一些商业精英有一个思路,说是生意离钱越近,赚钱就越近。

但是在互联网,这个逻辑是错的;不论中国还是美国,这个逻辑都是错的;前段时间周鸿祎借用了毛泽东的说法“人在地失,人地皆存;人亡地在,人地皆失”,人就是用户,地就是收益;说的是对的。

范例1:最早推出竞价排名的公司,叫做overture,这个生意模式很好,也发展了足够的客户,依赖于与雅虎和谷歌的合作,一度成为市场上最受资本追捧的公司,但是问题是,他只有商业模式和客户,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用户;突然有一天,google宣布,不再和overture合作,自己建立广告系统,一夜之间,这家公司的业绩下降2/3;祸不单行的是,雅虎也找了过来,要不卖给我,要不我们也学google自建广告系统;overture连还价的机会都没有;只好委身变卖。 有最优质的客户,有最牛b的商业模式,没有用户基础。 此外,DoubleClick 同理。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查一下,doubleclick,全球最大的广告中介平台,拥有最强大的广告发布算法,覆盖全球的优质客户基础,因为没有自己的用户群,是怎样股价狂跌,最后被迫卖给google的。

范例2:263免费电子邮局,曾经市场第一,为了追求收入;强制升级到全面付费版本;他们的逻辑是,邮件地址类似于手机号码,高端人群不会随意变更邮件地址;结果,可笑的是,不但他们丢失了免费用户,付费用户也流失殆尽,中国互联网的奇葩案例。

范例3:QQ,马化腾最初做QQ并没有自己做运营平台的想法,只是想把系统卖给运营商;结果运营商从软件工程的思路来考核,这个东西多少人月做出来的? 这么一算,QQ连100万人民币都卖不掉! 100万人民币,你没看错!!当时马化腾几乎80万人民币就卖掉了QQ,可这时恰好看到了AOL收购ICQ的新闻,1亿多美金好像,是按照一个用户多少钱算的,pony眼睛一亮,原来互联网上,用户=钱!然后他按照这个估值重新估价,结果中国的各种互联网精英嘲笑不已,新浪各种白领用户还可以算点钱,QQ 那些小p孩也值钱?别开玩笑了!IDG当真了,南非人当真了,那些精英们就说,看,SB非洲人,被马化腾忽悠了吧。 今天还会有人质疑QQ的用户不值钱么? 但是就在最近两年,还有不少人质疑4399的用户不值钱,这个,我就只能呵呵了。

范例4:百度, 谁还记得当年,百度不过是一个技术服务商,那时候流行一个词叫ASP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投资圈的故事是,美国掘金,卖裤子的发财了,百度当时走的就是这个路线,给门户提供技术引擎,但后来为了发展自己的用户平台,得罪了最大的客户新浪。当时媒体一股脑认为,霸主新浪分分钟捏死创业公司百度。so,今天你看到robin li 意义风发的讲商业模式多么重要,我只提醒大家一句,当年他颠覆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才有了百度后来的辉煌。

范例5:360,周鸿祎前段时间分享的文章提到的案例,免费杀毒,取悦用户,一年1.8亿杀毒软件分成不要了,得罪了自己最大的客户。后来的回报,是当初的10倍。 是的,我知道这条很多人会有争议,我知道有不少朋友一提360必然要讲出一堆七七八八的问题;我只陈述这个事实,其他的,大家自由发挥。

第二,草根比精英重要

最初,投资圈好说一句话,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用户身上,所以,服务好这些人,就可以赚到大钱,事实证明,在中国互联网,服务好草根用户,才是王道。

范例1:网址站的奇迹;我知道很多人还是没搞清楚360怎么赚的钱;我告诉你们,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其实就是360的网址导航;各位知道么? 百度收购hao123后,一直是低调处理,闷声赚钱;但是今天,你去百度再看看,hao123已经迅速扩充为独立事业部门,并且拥有了自己的联盟渠道业务,以及非常宽松的预算,为什么?百度和360的对抗重心,在流量入口,而这个流量入口,绝大部分,集中在网址导航。网址导航,草根用户的上网入口,多少精英不屑一顾。

范例2:还是QQ,中国互联网的大哥大,一度被认为是低端用户的产品毫无价值,前些年,有一种风气,商业人士用MSN,小p孩才用QQ,我跟身边的朋友说,想不脱离中国互联网,就别放弃QQ,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当然,今天你有了放弃的理由,因为微信出来了。

范例3:唯品会,中国已上市的电商公司里,貌似表现最好的就是唯品会;谁还记得,当年唯品会创业,信誓旦旦的认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进入爆发期,赚有钱人的钱,才是王道,结果烧光了多少美金?一路亏钱,后来痛定思痛,决心转型,主打二三线品牌促销,降低用户消费层次,一下子爆发了,钱也赚到了。这个例子最典型不过!

范例4:域名生意, 1997年,我在北京读书,开始给互联网公司打工,那时候的互联网公司,和现在不能比,就是注册域名做企业网站的,当时,我们认为,好的域名,就是英文域名,数字的、汉语拼音的,弱爆了,谁会去用。当时的互联网,是精英互联网。而英文域名,基本上老外都注册光了,所以,我们认为,1997年,没什么好域名可以买了。 2001年还是2002年,蔡文胜先生才进入域名行业,汉语拼音,是中国人熟悉的;而数字域名,是输入难度系数最低的。草根需求远大于精英需求。说自己没有眼光,就是当时一直没有意识到,草根需求才是互联网王道。

更多互联网文章分享,推荐关注我们的微信GHRlib(@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www.ghrlib.com)

第三,跨界优势及资源副作用

caoz做过几年传统的IT行业,一直以为资源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互联网接触了几年,越来越发现,资源优势方,往往因为资源优势,忽视了用户体验和用户诉求,在竞争中,动作迟缓,拼劲不足,往往落败。

越有资源越不行,几乎成为互联网铁律;而目前包括百度,腾讯,也出现了这样的反思,他们内部叫做“富二代思维”,百度,腾讯的内部产品,往往有富二代的思路,仰仗资源,反而缺乏竞争力。

先说几个资源副作用范例

范例1:微信是腾讯爆发的重要产品,但是,微信却并非腾讯嫡系团队的战果,腾讯移动部门几百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屡屡错失良机,广州的电子邮局团队,反而爆发了巨大的冲击力。

范例2:新浪刚出来火的时候,有一家新闻网站高调出世,就是千龙新闻网;当时千龙新闻网是传统媒体集团的产物,有各大传统媒体的合法授权,简单说,可以认为是官二代;当时一群评论家认为,千龙新闻网的资源优势远胜新浪网,新浪将会很快被终结;而事实是,这种衔着金钥匙出生的网站,注定没有竞争力,居然一度沦落为链接农场,成为搜索引擎要格外注意的垃圾链接来源网站。

再说跨界竞争案例,跨界竞争者,不受行业思维局限,敢于求变,一动手就颠覆你的商业模式,往往出其不意。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