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垂直,区别于做全品类。
蘑菇街只做女性时尚消费,服装、饰品、箱包。只做120元左右的客单价。平台上只做1到2万个卖家。
因为足够细分,与淘宝也还是有竞争也不怕了。陈琪的理由是,淘宝上卖服装的商家预估在百万量级,可能也就是几百人在管理。而蘑菇街的三四百人,自豪服务和管理1万多卖家,可以把事情做得更深入、更细致。
他用商品抽检举例:“现在我们(抽检)是20%,到年底可能就70、 80%了,除了抽检,我们还假装买家去买,站方还随即接收买家的退货,如果样品跟实际销售品不同,我们会有很严厉的处分。但是像这样的事情淘宝没法做,它是全品类,太大了。”
跟京东比呢?消费者在京东上买东西都认为是跟京东买的,所以京东平台上的叫供应商。到蘑菇街、到淘宝是跟商家买的,这些平台上的商家叫零售商。供应商生态很大程度上是怎么选品、怎么管理库存,怎么压价管理利润率都一刀切。零售商就是打地鼠一样,谁翘头就专门去针对谁解决问题。
2 做购物出发地,区别于做购物目的地。
淘宝的万能在于,无论是海内海外,无论是拖板还是钻石,不管你要买什么,一定能在里面买得到。用户上购物的目的地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购物目的。
作为购物出发地,蘑菇街想打动的是嫌课堂无聊,想随便逛逛街的小姑娘。“我并没有想买什么,但我可能会掏出蘑菇街来看看最近流行什么。”于是要做的事情是把这条街做得尽可能赏心悦目,提供social元素、娱乐元素,把图片ps得跟杂志一样。
“女孩经常看到好看的就受不了了,我在这个过程中会拼命提高转化率,努力保证你买的时候体验是好的。”
3 产品优先,区别于运营优先。
阿里淘宝的玩法是运营优先、产品配合、组织架构保障。公司要推一个什么KPI时,就调用全部资源去推动。旺旺如此,来往也如此。
蘑菇街也做了一个供买卖家交流的IM工具。但陈琪说,这个做法确是产品优先。“我绝对不会去推广告,但我们会分析他们说的话,比如发现里面关于尺码、快递这些词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那可以证明要么你的客服没有培训好,要么你的商品没有描述好。那客户经理可能就要跟上,拿数据找卖家,分析问题,改善服务。这就是产品优先,运营配合。”
不被收购的方法是成为无限改进型产品
“垂直电商说白了两年事情,一,消费者有没有在你这得到更多差异化的体验,二,企业商家在你这里有没有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赚到更多的钱 。”陈琪说。
比起认干爹,陈琪近期把精力正在给蘑菇街做C轮融资。他透露说这次的估值规模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小型IPO。此前虎嗅听闻阿里给蘑菇街估值是3亿美元,而蘑菇街自己估值是6亿,收购意向在此中止。陈琪未证实。他只说,这次融资后,手上会拿到几个亿。
“有一些产品,比如今夜酒店特价、农夫山泉,是有限改进型的,要么自己不能整个独立的去做,要么产品本身的改进空间不大。如果你做互联网产品是有限改进型的产品,那被收购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蘑菇街如果不转型接着做导购,那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被收购对象。”
“如果我们做的是无限改进型产品呢?就像优衣库,它卖基本款的衣服,看上去是改进很悠闲了,但还是不断创新,卖成了日本首富。所以就算我们以前是个有限改进型的导购产品,团队只要有创新的心,我们还是可以变化的。”
陈琪相信,从导购转型电商就是转向了无限改进型。比起2012年底200多人的团队不知道有什么能做的状态,现在的400人的工作多到无法承受。“事情都不用脑子想,需求自然就哗啦哗啦冒出来,因为电商是链条非常长的行业,有那么多商家、那么多交易、那么多钱,每个环节都有好多事情。比如支付宝那个事情,我这里有 5、 6个人,只能勉勉强强说能把钱付出来,但是你说这里有多少生意可干。”你听,他还暗示会做小支付宝。
“我们能融到很多钱,手上拿着几个亿了,我们整个团队还是很踏实在做事情的,每天都在想消费者爽了吗?商家赚到钱了吗?就行了。我的导师是淘宝第一任 CEO孙彤宇,他经常跟我说,所谓布局,从另一面来看你是对主营业务不自信了,所以要在另个地方弄个坑。所以我们就把消费者服务好,把商家服务好,该我赚的东西是一定有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