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午休时,用胳膊代替枕头伏案而眠,睡醒后往往胳膊麻木,脸部难受。
郑州有位叫计本健的打工妹,从自己痛苦的午休经历中觅得商机,于是辞去安稳的工作,卖起了“午休枕头”。因为思路对头,经营有方,她很快就尝到了日进斗金的甜头。
发现商机
今年25岁的计本健是河南桐柏人,2000年7月从郑州市职工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装饰公司做会计。她每天中午在公司吃过饭后,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那种滋味很不好受,不仅睡不踏实,醒来后脸部和胳膊还很不舒服。每到这时,计本健就想,要是能有个舒服的枕头就好了。
2004年4月的一天,计本健从报上看到一个小广告,“午休宝”三个字一下子吸引了她!她从头到尾把广告仔细看了一遍,原来是北京一个生产“午休睡眠香宝”的厂家在招商。广告上介绍这种枕头“不充气时,只有巴掌大小,充气就像吹气球一样简单,产品造型及曲线与人伏案休息时脸部与桌面之间的空间非常吻合。”这个火柴盒大小的广告,让计本健眼前一亮:自己午休时想要舒服的枕头,别人就不想要吗?越想越兴奋,计本健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辞掉工作去卖枕头。
得知她的打算后,家人一致反对,计本健却深信午休枕头的前景不错。计本健查找资料后得知,除了有适合上班族和学生的午休枕头,这家工厂还有专为长途乘客设计的“乘车族睡眠香宝”。计本健想,在某个单位或学校里,如果有一个人能用午休枕头舒服休息的话,其他人便会纷纷效仿。显而易见,这是一种极易流行的商品。计本健坚信,自己眼前有一个庞大的市场。
2004年5月底,计本健辞掉了工作。她先去郑州各大商场做市场调查,发现在郑州还没有这种午休枕头。这个零竞争的市场让计本健兴奋不已。紧接着,她又对郑州的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午休状况都不如意。有的同学即使有条件上床睡,但因为容易睡过头,大多也趴在课桌上午休。
计本健决定马上行动。她先花3000多元钱批发了400多个适合学生和上班族使用的午休枕头,订完货,她开始选择店铺。一番奔波后,计本健经过反复思量决定放弃开店———通过上门推销,让郑州的商场里都能摆上午休枕头。
愈挫愈勇
货一到手,计本健就带着样品去了郑州小商品批发城。连续碰了几次钉子后,终于有位女老板将信将疑地问她:“从来没见过这东西,好卖不好卖呀?”计本健忙鼓起腮帮子呼呼呼地把手里那个天蓝色的枕头充足了气,放在柜台上给女老板演示了一番。女老板把枕头拉过来试着枕了一下,感觉不错,说:“我天天中午就是枕着胳膊趴在柜台上休息的。这枕头卖不出去,我就自己用,也可以送给朋友!”她进了15个不同颜色的午休枕头,要“试试看”。
谈成第一笔生意后,计本健又接连跑了几家店面,虽然也做成了几笔生意,但多数商家对这种新鲜玩意儿态度暧昧:既想通过这种新商品赚一笔,又怕因为市场不接受而赔钱。面对商家的观望态度,计本健决定自己承担全部风险,免费上货,让其代销。并且她还承诺,如出现质量问题负责免费掉换。这样一来,郑州小商品城的很多商店都有了午休枕头。
计本健手里的400多个枕头全部进了商场,可就像一块小石头投进了大海一样,激不起什么浪花。因为多数是代销,当时回收到手的资金还不到1000元钱。但计本健不愿再等,于是又从厂家进了5000多元的货,并且增加了两款进价较高的品种:“乘车族睡眠香宝”和“情侣相思午休香宝”。这次铺货的时候,计本健的要求也高了,她只找那些适合供货的店面和商场。通过回访各店主,她得知在一些热闹的大商场,这种枕头很受上班族欢迎,觉得既方便又实惠。而学校附近的店主也向计本健反映,很多学生也都喜欢新产品,接受能力也强,只是觉得价格高了些,因此买的没有看的多。听到这话,计本健才明白把握市场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容易。
计本健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让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把午休枕头买回去?同时,她也在思考着自己要换个方式去推销“乘车族睡眠香宝”。
炎热的7月,计本健带着“乘车族睡眠香宝”来到郑州火车站,四处寻找那些看起来收入不高、极有可能乘硬座车厢的旅客。看到两个女大学生模样的乘客,计本健就问她们去哪儿。一听是车程为五六个小时的信阳,计本健断定她们不可能上卧铺,就向她们推销起既可以垫在台面上、又可以套在脖子上靠着椅背休息的枕头。结果,俩大学生各买了一个。后来听说还有情侣款的午休枕头,她们就让计本健留下电话,打算返回郑州后再去找她买。这两个女孩帮她烘托了人气,不到一小时,她带来的几个枕头就卖完了,这让计本健看到了希望。
很快,又有好消息不断从各个店面传来,因为是夏季,午休时间比较长,枕头越卖越好!店主纷纷要求计本健快些上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