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休闲吧沸点新闻→新闻
    


《我在美国当警察》作者石子坚聊天实录


cye.com.cn 时间:2009-10-18 14:54:12 来源:新浪读书 作者: 我来说两句

《我在美国当警察》作者石子坚聊天实录(4)

如果可能的话,石子坚还是愿意回国效劳
  

  网友:作为华人在美国当警察,你感受到那种种族歧视吗?   

  石子坚: 随时随地都会有这种感受。   

 
  主持人: 而且你作为执法者可能经受更多一些?   

  石子坚: 把这个问题简化一点说,像两个人赛跑,大家看奥运会,我总爱拿奥运会来做比较,两个人赛跑,或者跟其他美国人赛跑,我跟他们并不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这个起跑线,按照毕业的话,我们一起拿到硕士学位,他们马上就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去跑了,我不行,我要在原地等待五年,等待五年以后人家已经往前跑出很远,我这里面也做了比较。后来班里不如我的人,也进了联邦调查局,我只能在监狱里再等五年,五年以后,现在我追上他们是五年以后,而且我在跑的过程中有语言、种族、文化、社区的认同以及接纳,以及传统对华人偏见,有很多手铐和脚镣在我身上绑着,我不能放开跑,我在这种情况下起跑受限制,而且很多方面比他们做得好,这里面不是一句话能说出来的,我不是说所有美国人都有这种偏见,但个别人是有的,无论是被告人,就是犯罪嫌疑人,还是社区里面的人,还是包括我们同事甚至我们上司都有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美国开明的人也有很多。所以我这本书里,我举那个案例,但我没举那个例子,有一次因为我纠正交通规章,有一个越战老兵对亚裔有很深的偏见,我给他开完罚单以后他用恶毒的语言跟我争辩,我不能容忍,但我还是用很专业的语言说你可以到法庭上起诉,他把罚单团成一大摞摔在我的脸上,一边摔一边骂,这不是中国,你滚回中国去。   

  他这种话,在平常我们有一个原则骂不还口,但是在美国后一句话是,打一定要还手,因为那样就构成一种侵害。不仅那种话不能容忍,他把那种东西摔到我脸上我更不能容忍,他比我又高又壮,但是我有这种基础,当场把他打在地上,我们还有紧急按纽,不到一分钟来了八辆警车,把他铐起来,当时放在监狱里面,后来这个人判了一年有期徒刑,他请华盛顿最有名的律师,而且在出庭的时候,大家如果记住新普森的案件,就可以知道,那个法官是日本人,他有一点口音,他是生在那边,都遭到辩护律师的讥讽,你想我在出庭的时候从律师更是面临这个问题,每一步,因为我的种族,我的肤色,我的头发颜色都要克服这个问题。但最后这个法律还是公正,最后把他判了一年,按妨碍公务判了一年有期徒刑。同时当时弄完以后,人群里马上站出来两个白人,把名片递给我,说当事者一幕我们都看到,是他先出的手,要出庭的话我们两个人可以作为目击证人帮你出庭作证。   

  我这些年感到遇到一些困难的同时,也有开明的白人或者美国人在背后支持我,我并不认识他们。所以我公平的讲一点也好,也并不是完全靠我自己的努力,我是在大家这种支持和鼓励下,来克服这些东西,负面东西还不是主流。   

  主持人: 刚才说了这么多,肯定有很多辛酸。   

  网友:为什么不回来?   

  主持人: 你是觉得自己要坚持自己理想,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还是觉得中途放弃违背自己人生的信条?还是觉得在那边发展确实空间更大一些?   

  石子坚: 要回答为什么不回来,就像回答当时你为什么走一样,我当时为什么走呢,对不对。就像现在刚刚2004,刚开的奥运会,我们总讲奥运精神,什么是奥运精神,其中奥运精神之一,需要一种竞赛的精神,这种竞赛就是要为每一个竞赛者提供一个均等的机会,它并不是来一个伯乐或者一组伯乐说这个金牌之后,我们评选就是他当金牌,或者他得第一,这是不行的,金牌是竞选出来的,竞争出来的,而且这种竞争靠一种公平的规则。   

  如果当时在国内,我正在年轻的时候,如果我有机会,有竞争的机会我为什么到美国去竞争呢?这种赛马,我就不善于这种相马,我不善于贿赂伯乐,我也不会跟伯乐搞关系,我不是千里马,我永远不被承认,我不甘于寂寞,不甘于同流合污,我只能找一个赛马的地方让我去赛,这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有赛马这种机制。如果我回来,能够允许我来发挥吗?能够允许我来充分的把我无论是理论的知识、实践的知识、警务的技能在我这个行业里面,像赛马一样,来充分的发挥出来吗?如果有这种机会,有这种空间我为什么不回来呢?   

  所以刚才网友问我为什么不回答,这不是我要回答的问题。现在诸位,正在看节目的网友我也想听听能不能马上给我回馈,像我这样一个人,我回来有用武之地吗?你们希望我回来,你们认为我会在什么地方能够有发展?你们认为我应该现在回来就一定会受到重用吗?我不能说是受到重用,就是能够我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会足够吗?如果是这样,那我就回来,现在我听诸位的回答,这不是我能够回答的。   

  主持人: 我看一看网友的反映。   

  网友:其实每个时间段都有每个社会的弊端的,你还是继续在美国做警察,因为你已经熟悉那个环境,如果回来的话,可能又经历一个很长时间的试用期。   

  主持人: 这话说得挺实在的。   

  石子坚: 但是我不一定回来就上岗当警察,我可以现在做一种比如交流、培训、讲学,可以从事其它的,有很多的渠道,所谓回来,甚至我现在这两年我没有回来,我也在为中国这方面做一些事情。   

  网友:回来吧,我们需要人才,我们需要先进的经验。   

  主持人: 两方面的意见都有。   

  网友:我觉得石子坚的内心是想回来,是不是挺累的,还是想落叶归根的感觉?   

  石子坚: 这种感觉当然会,因为一个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绝不会因为一个原因,有很多复杂原因。这些原因刚才这位网友讲的我也很理解,我也是一个普通人,大家能够想到的普通人的优点或者缺点我都有,我像普通人一样,家庭问题,自己前途考虑问题,对孩子考虑问题,过去像很多在那边的华人一样,很多人在那一呆呆了那么多年,当然除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学历到工作,考虑到经济因素以外。另外很多因素考虑到孩子,我们毕竟生长在中国,虽然到那边以后接受西方的文化,但是我们自己文化也丢了一部分,有很多并没有丢。现在很多人面临孩子的问题,孩子现在马上自立了,自立我们还呆在那,还是回来,这又是一个选择,选择当中牵扯很多问题,就像当时走一样,很多问题,不像我当时走一样,站起来就走,不是这样简单。这一点希望我们网友或者观众对此能够有一种谅解,有一种理解。   

  主持人: 我想一定会的,现在总的来说,言论还是比较通畅的,而且每个人想法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包括石先生你。   

  石子坚: 这很重要。   

  网友:石老师,因为不同体制下成长的人有一种不同的习惯,你自己在美国这样一个西方主流文化环境中做警察,最需要注意,或者最需要改变自己原有中国人习惯的方面是什么?   

  石子坚: 这个问题我觉得,当你从头到尾,我从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最后走到这,这种转变不是某一天,不是一条线,也不是一个点,我并不是说穿上警服以后开始改变自己,而是当我在这条路上走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跨上这架越洋飞机,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再起飞,飞出国门以后,进入美国过境之前,越往西方飞,中西文化感受,这种撞击我已经开始感受到了,我在书里面讲到在为夏威夷入镜的时候,那种痛苦,我是长在黄土地上的草,插在黄油上,整个文化我不能适应,不能呼吸。但这种拔起来自己,我自己把自己拔起来。这种转换刚才网友问的问题,从我跨出国门以后就开始对自己进行这种改造,这种修补,或者重新的锻造。   

  当然说随着我这步越走越远,所涉及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这并不是说从警以后开始,我是中国人,穿上警服我开始改造自己,我如果那样穿不上警服,它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这里面涉及很多文化的问题,这里面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太大的文化问题,专门就文化问题讲一下,但是我今天讲一下,我认为反差比较大,一个美国那边那种文化比较强调发挥个性,给个性发展一个充分的空间。   

  另外尊重个人的理念或者感觉,比如经常遇到家庭问题,包括家庭成员这么近的,他为对方设想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比如妻子为丈夫买一件衣服,她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现在过节他需要一个衣服,我按照市面上所流行给他,有时候我们这种爱带有一种强加于人的味道,对方认为你没有问我,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有时候一些服务根本不问你,就给你,一种强加于人,你自己有一些反感往往人家不理解,怎么不识好歹,有一种这个意见。   

  西方对人的尊重,我对你的爱,对你的帮助,我是设身处地,站在你的立场上,你需要什么,你喜欢什么,我对你提供这种帮助,而不是说从的角度上把我的爱强加给你,这就体现出人的互相尊重。另外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夫妻之间都有一定的隐私,更不要讲同事之间,他们夫妻之间绝不会翻他的钱包,翻他自己的东西,都是主动找他要,他都要给对方留有充分的空间,而不要这个空间弄得太近了,丈夫的东西自己总有一点点,比如钱包或者自己的抽屉,妻子老去翻,然后他去翻他的东西,侵犯自己的隐私,在西方社会这方面比较注意。   

  我记得过去有一部电影,《北京故事》,美籍华人到国内发生的文化撞击,女孩子的信她妈妈天天拆,她表哥从国外来了之后,你的信你妈妈怎么可以随便看?女孩子开始意识到,不让她妈妈看,有一种愤怒,她妈妈说你是不是干坏事了?你没有干坏事怎么有隐瞒的地方,这没有充分尊重对方的隐私。特别是西方的警察,并不是天天杀人放火,更多是民事的违法情况,另外社区对政府有一些意见,有一些问题,我们也要做调节。这个时候,要更多的来熟悉美国人与人之间处理常规问题的习惯,要尊重人家的习惯,而不是说简简单单的训斥。我在书里面写到,这是我本人的短处,我宁可真刀真枪的干,我也不愿意像居委会跟他们磨嘴皮子,几次写到开家长会,这种事我不愿意干。   

  刚才网友讲,第一代移民,文化、语言方面,我所说的语言方面并不是英文什么东西该怎么说,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这种语言后面有整个文化背景,并不是单纯把一个中国字都像符号一样变成英文,你的英文就好了,并不是这样的,我可以举很多的例子,比如说在美国,停车有一个位置,然后这个位置比如停的稍微紧了一点,我们国内接待人有很多很高级的,比如北外最好的外语学院说的话没有问题,他让美国人把车往后倒,让我们这个车停进去,人家就不倒,我去说也是以一个中国人穿着便服,并不是我是警察怎么样,我去跟人说同样是英文,人家就倒了。你说我们那人有语言问题吗?就是文化的差异,他的英文没有问题,但是他的话说出来就达不到那种效果。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警察在跟美国的公民和社区沟通的时候,作为第一代移民有很多问题,我说这样问题。至于其它的法律知识,对我来讲法律知识,我的警务什么,各方面,警务技能都高高的超于我的同事。上回来我们国内一位公安局的局长,没说两句他就明白,他说石先生你在美国我们都可以理解,如果美国到这,你也到这你绝对混不到今天。各个方面,除了我英文说话还是带口音,这是改不了,除了这一点没有他们说的溜以外,其它各个方面我都得比他们高一大块我才能够生存。你现在看我,拎一个美国警察来,并不是每一个美国警察都有这方面的的技术,我必须能说得话上,才能够在那边生存。   

  主持人: 石先生你说了很多你经历中遭遇的事情,包括这么多年的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现在付出很多努力,也达到自己一步步计划,其中一步,然后也出书了,可以说空间更大了。   

  石子坚: 但愿如此。   

  网友:有没有想过把这个改编成电影,因为当时《北京人在纽约》很火。   

  石子坚: 我是在美国看的连续剧。   

  网友:还有没有进一步写书的计划?如果有的话,现在应该开始在脑海里形成大概的蓝图了?   

  主持人: 给我们讲一讲你新的情况,包括你的警察生涯的理想到什么地方?   

  石子坚: 我想内心的计划,特别到美国以后学乖了,第一我自己有一个理想,第二我可能达到什么,这两种之间我一定做某种妥协,我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我就想这样做,碰,不撞南墙不回头也不行,这两点希望读者把握住我的无奈。    要从我的内心讲理想,我很希望能够把我所学,能够引进回来,或者介绍回中国来帮助我们现在警务工作也好,刑事司法领域也好,因为我的警务,我在这边涉及到不仅仅是警察局,涉及到检察官的起诉,涉及到法院审判,涉及到监狱局的狱政管理,我都工作过,都管过,十分了解。因为很少找到一个人,我们现在专业人士到美国考察15天,实际上这15天真正的考察也并不太多,他也有一些观光性的任务。   

  主持人: 基本上是公费旅游。   

  石子坚: 因为我也接待过,我还是尽量给他们增加一些专业的技能,因为这里面图片也有,我接待过国内的一些在那边司法访问团,我尽量给他们增加技能。另外访问学者,到美国访问一年,我是在那,刑侦专业我从头到尾把它读完,然后美国整个刑事司法领域,我从头到尾工作十年,我想有我这样经历人不是很多,大家问我这个问题,我在美国继续干,干到退休,我也知道我的底线是什么。还有从美国回来的海归,他们大多数是科技领域,商业管理,像我这一行,或者回国当律师也很多,可我偏偏从事刑事司法领域,比较敏感的,有一些东西还是有一些个不能突破的地方。   

  但是现在我觉得这种空间还是一点点扩大,我真正的理想,如果写书跟这两条路同时有的话,我还是优先尽我专业所能,发挥我专业提倡。如果这方面空间很有限,有可能我用我的业余时间,我不愿意把我很宝贵的时间用于酒吧、跳舞,我也不愿意那样,我这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你看我现在身体能够保持这样,我每天去健身房锻炼,我没有时间出去酒吧、卡拉OK,我现在连跳舞都不会,我就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所以我可能专业方面领域,如果只能用一点点时间去,还没有充分能发挥的情况下,我也可以用时间再写其它的书,无论是这方面的书,还是说如果有兴趣我可以把我的经历和专业的经历写成教材性的书,希望对国内的同行有所启示。   

  至于电影或者电视剧我现在没敢想,承蒙大家抬举,如果有这种可能当然我是乐观其成。但是我现在知道自己的两下子,自己写一些东西,写一些政论性文章自己还挺有把握,至于文艺性的东西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搬上银幕以后,这里面涉及华人的事不是很多,不像以前的东西,描写很多都是华人社区或者中国城里面的事情,这里面需要整个美国背景,大家说主流社会,都是白人、黑人,美国人,华人在这里面占的比例不大。我想真拍的时候也有一定困难,只能到实地去弄,具体我没敢想过。今天主持人提到这个问题,我想真是那样当然好,但是这不是我所能够左右的。   

  主持人: 一步一步来,十年前,或者更早一些年前不会想到现在坐在这有这样的聊天,这样有意思。其实我觉得石先生是一个很努力,而且很有执着精神的一个人。   

  石子坚: 有时候有很多情况也是逼出来的。   

  主持人: 包括这次你的这本书,因为我整个拜读了,觉得很有意思,打开我很多眼界,不可能了解的一些东西,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而且这次我知道光明书架文人图书系列2004年最后一本书,他们选择你这本,很有眼光。希望还能看到可能针对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段时间你自己的心灵感悟的作品,再和我们见面。当然也希望还有更努力,真的说有关方面会最大程度把你所学所知能够用在咱们国家的警务建设中,这是最好的一件事情。   

  石子坚: 这是我一个理想,下一步我自己设定下一个目标,因为时间有限,有很多细节,也有一些我所经历过的,无论是监狱还是警察局,所经历过比较惊心动魄的一些场面,我都在这本书里有所描述,今天也没有时间去讲那些东西。   

  主持人: 具体大家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去看一看这本书,《我在美国当警察》,就能了解很详细。更多的细节等待你的新书出来。   

  石子坚: 谢谢您的鼓励。   

  主持人: 非常感谢石先生作客新浪网,最后请您跟我们的网友再说几句。   

  网友:给我们这些将要出国的年轻人说几句话吧。   

  主持人: 我知道现在非常多的人也许想去美国或者是欧洲,或者别的国家,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出国想移民的人越来越多,跟他们说点什么?   

  石子坚: 我想要提出的建议,自己虽然说走过这么一条路,但是确实现在回想起来也有点不堪回首的这种感觉,我希望诸位将来也步我后尘,踏出国门的人,能够通过我这本书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不要再像我这样走这么多弯路,因为在我之前没有人做这种尝试,我为大家做的这么一种尝试,有成功的方面,肯定也有很多的弯路和错误,大家看到里面能够吸取一些经验教训,避免我所犯的错误。另外有一点很重要的,出了国以后,一定会遇到很多在国内没有想到或者没有设想到的一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以后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相信自己做这个决定要面临这些个困难,要克服这些问题,每个人可能面临的不一样。只要有这一点,最后我祝大家一定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都能够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都能取得成功。   

  主持人: 谢谢石先生作客新浪,谢谢你给他们这些祝福。   

  石子坚: 谢谢主持人,谢谢广大读者、网友。   

  主持人: 我们也祝福所有网友,特别是即将走出国门移民寻找新生活的网友能够快乐和顺利。这次访谈就到这里,五点钟《天下无贼》的冯小刚、李冰冰作客新浪,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王一淇老师语言色彩课程 ·北京新闻广播10月15日节目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